千年前,伴隨駝鈴聲聲,瓷器、香料、神秘的“東方樹葉”,繪畫、典籍、造紙術,中國與阿拉伯在絲路交匯。
如今,位于陸海絲綢之路交匯點的阿聯酋,正與中國續寫前緣。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阿聯酋是最早響應的國家之一。
倡議提出十年,中阿正在發出全方位合作的時代強音。兩國在共建中交相輝映,在共謀發展中期許未來。
世界超市擁有新橋頭堡
在阿聯酋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門頭,你一定能認出一個漢語拼音:“Yiwu”——“世界超市”義烏,將小商品傳奇書寫到了這里。
“如果說義烏是‘點石成金’,那迪拜就是‘點沙成金’。”面對占地20萬平方米的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迪拜義烏小商品城合資公司總經理傅春晗說。
這里是義烏商城集團布局全球戰略的首個海外分市場,聯合迪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為這里注入新的發展基因,輻射北非、西亞等近10億人口消費市場,這也是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一次創新。
阿聯酋迪拜的地標之一“金相框” 資料圖
這里共有1500多間商鋪、300多間倉庫,是目前中東唯一一個前店后倉架構的市場,商戶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市場80%以上都是中國商品。商戶楊濟杰來自福建,今年6月起在此經營包裝業務。他接到了不少單子與詢價,一些訂單已經交付。
在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你能看到眾多“出海”的浙江品牌。事實上,背后的“Yiwu market”,才是“品牌出海”的完整依托和形象。這是一種叫“Yiwu market”的運營經驗、管理標準和品牌理念的輸出。
傅春晗期待未來的發展,DP World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爾坦·本·蘇萊姆也充滿信心。他認為,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發展將鞏固迪拜作為全球第三大轉口貿易中心的地位,讓迪拜成為中國商品無縫對接中東、非洲、歐洲的“橋頭堡”。
工業示范園拔地而起
來到阿聯酋,你一定會去迪拜仰望世界第一高樓、828米高的哈利法塔,它象征著阿聯酋今天的現代化與繁榮。
作為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海灣國家,阿聯酋處處都有中國印記:哈利法塔的幕墻工程、由中企參建的太陽能公園、中阿合資經營的哈利法港二期集裝箱碼頭……“只要是中國企業對外開展的合作,在阿聯酋都能找到樣板或者縮影。”中國駐阿聯酋大使張益明說。
從哈利法塔出發,沿著名的E11公路(謝赫扎耶德路)向西南行進約80公里,茫茫沙漠上,一座辦公樓外立面的“中國紅”格外醒目。
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 資料圖
2017年7月,中阿產能合作示范園項目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在園區內落地的企業共有25家,有意向的企業也有近百家。”江蘇省海外合作投資有限公司招商總監、中阿產能合作示范園園區公司副總經理繆菲介紹,“今年光是來園區考察的團組就超過200個。”
海隆石油集團中東涂層廠項目現場負責人李金武介紹,落地這里僅僅1個月,在海隆石油裝備公司的帶領下,他們共同與當地的石油公司簽下了一份價值580萬美元的訂單。
一份倡議引領中阿兩國共同發展,一個園區成為中阿產能合作典范。阿聯酋阿布扎比哈利法經濟區首席商務官法蒂瑪·哈馬迪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看到了‘一帶一路’的影響力。我們希望能有更多企業落戶園區,一起在合作共贏中為阿聯酋經濟轉型帶來幫助。”
文化生活交融更緊密
2006年,溫州商人孫建省來到迪拜,在這個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城市,他看到,“這里的華人都在抱怨,一棵大白菜要賣到100多迪拉姆。”
孫建省從中嗅到了商機。如今,他的溫超(WEMART)成為年營收超過20億元的零售商超集團,在迪拜、阿布扎比開出多家連鎖分店,同時啟動線上商城運營,服務阿聯酋逾83%的華人。顧客來往不停,舌尖之上,中國與阿聯酋的味道匯聚,飲食文化交融。
再過1個多月,阿聯酋華僑華人春晚將在迪拜歌劇院舉行。這場年度之約由旅居阿聯酋的華僑華人自發組織。哈利法塔下的旗袍走秀、民樂演奏、現場書寫春聯,盡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迪拜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是中東目前唯一一個前店后倉架構的市場。資料圖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張益明表示,人文交流始終在中阿關系中占據著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明年是中阿建交40周年,“希望能夠推動中國流行文化來到阿聯酋,讓當地民眾特別是青年人,感知人文中國、現代中國。”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成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國際經濟合作平臺。”阿聯酋迪拜大學副校長侯賽因說,這一倡議不僅僅聚焦經濟合作,也推動開展人文交流,促進了阿聯酋同中國民間的友誼。
絲路無盡,瀚海行舟。中國的大船揚帆向前,滿載文化與硬核技術,也帶來滿懷善意、共同努力的乘客。時代大潮浩浩湯湯,潮涌東方,終將惠享全球。
來源: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