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是‘傳統產業’,是咸陽市這座獨具特色的‘紡織城’最具魅力的優勢產業,如今咸陽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緊密結合實際,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使紡織產業不斷迸發新活力,正在逐步擺脫‘傳統產業’‘夕陽產業’的刻板印象,紡織產業迎來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期,加速向先進制造業、高附加值產業邁進。”12月5日,陜西銀華紡織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曹聯營接受專訪時,充滿自信地說。
在曹聯營看來,目前咸陽紡織產業加快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為紡織產業帶來了新機遇。陜西銀華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位于乾縣工業園區,擁有8.5萬錠棉紗生產線,產品以精梳32-180支棉紗為主,產品各項物理指標均達到國際公認先進水平,是陜西省名優產品,年產優質純棉紗約8500噸,產品主要銷往廣東、江蘇、福建、浙江、山東等地。2022年公司產值2.138億元。而這一喜人的成績背后,是一個占地54.32畝、350名員工的一家民營紡織企業,這離不開咸陽市以市場需求、研發材料、功能升級、拓展市場實施的一系列措施,使紡織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穩步推進。
“傳統的紡織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我們公司先后投入約5000萬元,對原有設備進行了大規模升級改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不僅實現了企業綠色轉型,產品還更加高端、更有市場優勢。今年我們公司已完成了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兩化融合’企業及‘高精尖’企業申報正在有序進行,傳統紡織產業華麗轉身成為‘新興行業’‘朝陽行業’,走上了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曹聯營說。
不是簡單的設備升級換代,而是深化產業數字化變革,陜西銀華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不斷加快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投資2億元,實施技改擴產項目,建設一條5萬錠智能化棉紗生產線。該項目建成后可年產優質純棉紗約5000噸,年增加產值1.5億元,年增加稅金約500萬元,增加就業人數約180人。
來源:咸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