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先后接受新華社專訪,解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也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時隔6年之后,全國性金融工作會議再次召開,并且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更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凸顯了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以及金融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20天后,中央金融委員會首次對外發聲,審議通過了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相關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發出了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動員令。而此次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集中發聲,標志著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在“一行一局一會”層面繼續分解落實。
所謂“一行一局一會”,是今年以來金融監管格局發生的重大變化。此前,我國金融業實行以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為主的模式,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由對應的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進行監管。隨著各類金融業務越來越復雜,出現了一些監管交叉和監管空白現象。如何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今年3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印發,決定在銀保監基礎上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意味著“一行兩會”成為過去式。
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的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將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等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標志著中國人民銀行將專注于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監管。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強調要保持利率水平與實現潛在經濟增速的要求相匹配,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這是統籌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的兩個重要“錨”。而在宏觀審慎監管方面,央行著重提到了“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風險”等,對各地有著非凡的意味。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作為新設機構,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承擔著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的主要職責。如何加強監管?首先要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金融監管總局堅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同時負責牽頭建立兜底監管機制,這是實現全覆蓋的重要制度性安排。其次要堅決做到“長牙帶刺”,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持續提升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最后,還要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做好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進一步提升監管質效。
證監會負責資本市場監管。資本市場在整個金融市場中體量不算大,但它聯通千行百業,身系千家萬戶,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目前,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規模均居世界第二位,商品期貨成交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復雜嚴峻的形勢下,保持資本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更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圍繞資本市場監管,重點是做好“中國特色”和“資本市場一般規律”有機融合,抓緊制定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政策框架,圍繞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推出更多務實舉措,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
目標已經明確,任務已經清晰,關鍵要看行動。更好發揮“一行一局一會”的作用,扎實做好加強金融監管、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等重點工作,就一定能加強金融強國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