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至8日,2023年中國國際海事技術學術會議和展覽會(下稱“中國國際海事會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在此次展會中,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攜多款船用電池系統及船舶動力系統解決方案亮相,并發布了行業首個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協同運營云平臺,及寧德時代首個零碳充換電綜合補能解決方案,助力全球航運零碳轉型。
中國國際海事會展被譽為“國際海事界的APEC”,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海事專業會展之一。作為全球首家電動船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提供商,此次是寧德時代首次參展,也是寧德時代電船解決方案首次公開亮相。
據介紹,寧德時代自主研發的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協同運營云平臺,是電動船舶行業首個云生態平臺。該平臺依托于寧德時代領先的電池大數據和AI決策平臺,既包括船用動力電池云-邊-端的協同安全預警平臺,也可實現船舶充換電的智能推薦和實時處理,具有一站式服務、數智化、高擴展性等優勢,可解決各類船舶應用場景的數字化需求。
寧德時代發布的首個零碳充換電綜合補能解決方案,由箱式電源、高壓大功率充電系統、云平臺三大產品組成,在船電分離模式下,不僅可實現箱式電源標準化、共享化和智能化應用,同時也能為電動船舶快速補電,解決續航里程焦慮,大幅提高電動船舶的利用率和運營效率,經濟性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方案中,由寧德時代的全資子公司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CAEV)研發了船用一體式直流充電樁,功率范圍為60KW—360KW。
據介紹,2017年,寧德時代正式布局船舶電動化,是首家獲得中國船級社(CCS)最新檢測指南《純電池動力船舶檢驗指南 》認可和檢驗的動力電池企業。目前,全球已有500多艘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新能源船舶投入應用。
去年8月,由江蘇省鎮江船廠為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國第一艘120標箱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江遠百合”號順利下水,該船采用以2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高度集成、大容量、可移動的通用模塊化電源系統,航速17km/h,續航力達220公里,采用4小時一班的穿巴運營模式。寧德時代提供磷酸鐵鋰電池,船舶設計為“即插即拔”換電模式,單次換電僅需20分鐘。
去年年底以來,寧德時代在電動船舶上的布局加速。去年11月,寧德時代成立全資子公司寧德時代電船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海洋工程裝備研發、海洋工程關鍵配套系統開發、海洋工程設計和模塊設計制造服務、船舶銷售、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工程裝備銷售、船舶改裝等。
今年6月,寧德時代申請注冊多枚“時代電船”(CAEV)商標,國際分類涉及機械設備、材料加工、建筑修理。
今年7月,蕪湖造船廠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退出股東行列,新增寧德時代的全資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問鼎投資有限公司等為股東。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全球電動船舶行業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初始投資高、經濟性不足,存在里程焦慮、岸電基礎配套仍不完善等劣勢。例如長城證券也分析指出,在商業模式上,電動船換電項目設計利益相關方眾多,不可控因素大,項目實施情況可能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從而使經濟性產生偏差。
不過,隨著我國內河船舶電動化的推進,長江沿岸已經有不少專業船舶換電站建成投入使用。
就在今年11月16日,全國首艘長江支線換電電池動力集裝箱班輪“華航新能1號”始航,在陽邏港內,國家電網公司投建的首座電動船換電站啟動運行。
據介紹,在換電站內為電動船舶換電時,只需要將集裝箱鋰電池從船上吊送到換電站,再將充滿電的箱式電池吊送回船上即可,全程僅需10分鐘。
長遠來看,作為成長型產業,受政策等因素推動,電動船舶行業仍然具有極大增長潛力。有國外專業機構預測,到2030年全球電動船舶市場將超過10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11.5%。據EVtank預計,2026年中國電動船舶市場規模將達到367.5億元。
(稿件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