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項目能這么快投產,多虧‘項目跑團’全程幫助。”11月28日,在西咸新區灃東新城西安天工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工電氣”)新型高性能氧化鋅電阻片、避雷器及浪涌保護器生產線投產儀式現場,回憶起一年多來的建設歷程,該項目負責人馮藝博很是感慨。
今年9月初,為加快推進項目天然氣方案設計完善,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投資服務部部長周璐主動聯系馮藝博,兩人一同前往天然氣設計單位,與設計師面對面溝通方案,現場溝通完成審批,第二天就開始施工了。“從項目立項到投產之所以能高效推進,得益于‘項目跑團’全程幫助。”馮藝博告訴記者。
此次“走出門”的審批,是審批部門、設計單位“設審聯動”現場辦公模式的再升級,進一步打通了企業市政配套業務辦理過程中的溝通阻礙,實現審批與設計中的問題就地溝通、現場解決,實現了極簡、極速和零成本的極簡化審批。
天工電氣是陜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氧化鋅電阻片”填補了我國電力系統高電壓等級避雷器應用的空白,并實現批量化生產。此次生產線全面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收4億元,將進一步提升天工電氣在國際電阻片制造行業的領先地位。
看到項目順利投產,作為該項目的“項目助跑員”,周璐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價值。“為了將服務送到建設一線,我們組成一支16人‘項目助跑員’團隊,對企業涉及的立項、規劃、建設等多類業務主動上門開展幫辦代辦服務。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全周期服務,包括政策解讀、咨詢、指導等內容,并協調處理項目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周璐說。
“項目跑團”的高效服務背后是灃東新城創新改革舉措,不斷提升全鏈條審批效率的有效實踐,讓重點項目“招得來、落得下、建得快”。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硬骨頭”。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工改辦干部王毅介紹,工程項目建設涉及部門多、工期長、投資大,手續繁瑣,一直是優化營商環境中的難點。
項目加速建,審批加速跑。在灃東新城,企業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7個工作日內可取得工程建設項目土地使用、立項備案、用地規劃、工程規劃、施工許可5項關鍵手續。在建筑施工許可環節,灃東新城對相關企業實行分階段審批。“進行基坑施工前,我們可以先申領‘基坑支護和土方開挖’審批手續,之后我們一邊施工一邊準備下一階段建設的報建材料,并行推進,極大節省了時間成本。”灃東新城先進制造專精特新產業園項目報建負責人吳篤告訴記者,“以前好幾個月才能辦完的審批事項,現在幾天就完成了。”
截至目前,灃東新城已有18個項目通過“五證聯辦”審批模式開工建設。近日,《推行“五證聯辦”改革實現項目“拿地開工一件事”》入選2023年全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優秀案例。
從企業需求出發,灃東新城還按照工程建設項目類別分級分類編制9類工改項目審批流程圖,形成“一樹九果”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樹,對照每類工程建設項目關聯性信息,為建設單位提供“靶向推送、智能辦理、即查即清”服務。其中,一般社會投資類建設項目等事項,審批環節已壓縮42%。
王毅一邊說一邊拿起《灃東新城工程建設項目跑團服務卡》,通過這張“卡”,企業可以對灃東新城4大板塊產業空間布局、“2+2+4+1”現代產業體系“一覽即悉”;28個項目開工高頻事項辦事指南及“五證聯辦”等內容“一掃即通”;工建所涉及的住建等4個部門7個方面10個服務熱線“一查即明”;項目開工建設涉及的流程與24項有關費用、46個涉及材料“一閱即清”。
審批流程明晰、政策不斷上新,加上“項目助跑員”的貼心服務,灃東新城工程建設項目改革跑出了“新速度”。今年以來,灃東新城通過“項目跑團”和“幫辦代辦”服務機制已累計助力秦創原·航空工業自控所智能傳感產業基地等44個項目完成立項、規劃、建設等96個事項審批。
“項目早一天驗收,群眾早一天入住,企業早一天投產,區域發展步伐才會越來越快。我們將全力為重點項目加速建設做好服務。”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灃東)中心副主任周虹說。
來源:群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