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自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黃陵縣不斷細化目標任務、分類推進落實,扎實開展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目前,黃陵縣食品安全狀況良好,“黨政同責”落實到位,食品安全源頭治理有效,全程監管實施到位,違法犯罪行為打擊有力,企業主體責任全面落實,社會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科技賦能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了新模式。在黃陵縣市場監管局智慧云監管平臺,全縣41所學校食堂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全部實現了智能化、可視化監管。“加入黃陵縣學校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后,平臺的人臉識別會抓拍陌生人進入廚房,會抓拍穿戴廚師服裝不規范、操作間吸煙等行為。”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劉延玲一邊查看實時畫面,一邊繼續介紹:“同時,校園智慧監管平臺要求相關人員需上傳健康證、食品許可證等備案信息和每天的留樣記錄、消毒記錄、陪餐記錄?!?/p>
在中心廣場安旗甜點店,縣市場監管局的工作人員正在對該店食品操作間的環境衛生、進貨臺賬、操作人員有效證件等進行檢查。店內的食品安全“兩個責任”信息公示牌赫然醒目,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一目了然。“根據國家市場監管局60號令,我縣所有的涉食單位都應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具體體現就是公示牌,包括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還有監管信息等?!笔袌霰O管局食品安全監管股股長田會玲說。
黃陵縣市監局為切實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構建“1+1+6+6+N”的工作機制。精準摸清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和包保干部底數,加強對生產經營主體、包保干部培訓,督促生產經營主體健全管理體系,任命食安總監、食安員,督促包保干部簽訂《責任與任務承諾書》。“我們客都超市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把‘兩個責任’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結合起來,12月1日起,取消生鮮燈,冷凍產品有溫度記錄,農殘檢驗室全面落實,讓我們黃陵百姓買得放心、吃得放心?!秉S陵縣客都超市店長李雄說。
截至目前,全縣共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862家,包保干部624名,均建立了對應的責任清單及工作臺賬。縣、鎮、村三級包保干部同時發力,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抓好“三件事”,建好“三本賬”。全縣包保干部全年包保督導率和問題整改率均為100%。全面實現食品安全共治共建共享。
食品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在日常的監管中,市場監管局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抓手,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支撐的食品企業信用監管新模式,在生產、流通、餐飲多環節實施風險分級,根據風險等級劃分結果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同時,廣泛動員多方力量參與監管,建立食品安全專家庫,在全縣所有村(社區)設置監管網格,聘任村級協管員130人,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發布制度等多種形式,全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賦能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黃陵縣市場監管局二級主任科員黃琳茹說:“我們通過健全食品安全的制度機制,緊盯食品安全的風險薄弱環節,著力解決食品生產經營者管理不規范,制度執行不到位,經營環境不衛生等問題?!?/p>
目前,正值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創建,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