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長期以來,中國銀行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發力、縱深推進,持續加強全方位、立體式金融供給,全面布局養老金金融、養老個人金融、養老產業金融三大領域,為加快構建與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作出更大貢獻。
完善服務布局 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
作為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養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實施。一年來,中國銀行積極布局,在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穩步推進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開啟非試點地區個人養老金賬戶預約開戶活動,設立手機銀行個人養老金服務專區,積極引入多層次多品類投資產品,為客戶個人養老金投資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的資產配置服務。
為進一步提高客戶辦理個人養老金業務的便利性,中國銀行甘肅省分行制定專項行動方案,打通網點柜面、手機銀行、H5三大辦理渠道,通過開設養老金投教專欄、走進社區舉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知識講座、開展適老金融政策解讀等活動,加深廣大客戶對養老政策和個人養老金的認識了解,推動個人養老金擴面提質增效。
提升服務水平 延伸養老服務觸角
近年來,中國銀行堅守金融為民初心,加大養老金融服務力度,全力滿足人民差異化、多元化養老需求。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的中國銀行北京崇文支行,是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重點打造的養老特色標桿網點。走進明亮的銀行大堂,蝴蝶桌、適老椅、超媒體會議屏、互動桌面、無障礙視聽交互系統等硬件設施一應俱全,網點內還專門設置“老年課堂”專區,以精細化服務助力老年客戶跨越“數字鴻溝”。
以崇文支行為代表,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積極參與養老金融體系建設,聚焦銀發客群線下網點辦理業務的高頻需求,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目前已建成10家養老特色金融網點。同時,北京中行依托智慧養老、公益養老、文化養老“三張名片”,豐富金融和非金融產品供給,用好“線上中銀老年大學”,免費向用戶提供金融、藝術、健康等六大類學科600余門課程,形成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服務體系,筑牢養老服務的“同心橋”。
加大融資支持 賦能養老產業升級
嘉興是浙江省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市60歲以上人口占戶籍人口的28.97%。在浙江嘉興的某頤養中心里,綠道連廊,設施齊全,處處可見適老化設計,老人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在圖書館看書、在手工坊做手工、在書畫室揮灑筆墨、在棋牌室對弈手談……這離不開中國銀行金融支持。前不久中國銀行浙江嘉興市分行為頤養中心(二、三期)項目辦理了1000萬元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這也是嘉興市首批落地的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
面對日益增加的養老需求,浙江中行充分調研當地市場需求,主動對接政府普惠養老產業項目,探尋信貸支持的切入點和有效路徑。在得知該頤養中心將建設二、三期項目后,浙江中行第一時間收集相關資料,為企業量身打造授信方案,完成貸款審批投放,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今年以來,浙江中行積極發揮產品服務優勢,不斷延伸養老服務產業鏈條,通過創新運用金融產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等方式持續助力養老產業迭代升級。截至目前,浙江中行累計為9家養老機構投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超8600萬元。
未來,中國銀行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斷豐富養老金融服務產品,持續做好養老金融這篇大文章,更好助力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老有所養提供更有力支撐。
來源:中國金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