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塵土飛揚到平穩通暢,從泥濘小路到雙向兩車道,陜西安康的農村公路一步步完成了蛻變。隨著農村公路建設升級,村民不僅出行更加便利,生活還迎來了新變化,越來越多的農村公路正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旬陽市水泉坪旅游公路。
鋪就百姓“幸福路”
旬陽市金張公路是一條便捷群眾出行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道路,全長18.4公里,沿線受益群眾達1.5萬余人。“這條道路對我們鎮很重要,說它是我們的‘生命線’也不為過。”11月16日,提起金張公路,金寨鎮黨委副書記王定海感慨地說。
這條道路從過去很窄的砂石路到現在路面寬度達6.5米、個別路段達7米的水泥路,通行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條路就是我們的‘幸福路’‘發展路’和‘希望路’。”王定海表示。
據了解,金寨鎮是旬陽市的烤煙種植大鎮,種植烤煙6700畝,產值達2600萬元。“烤煙是我們鎮的支柱產業,金張公路為烤煙產業良性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王定海說。另外,全鎮拐棗、中藥材、魔芋等特色產業的日益發展也都得益于這條道路不斷提檔升級。
“由于這條路我才開辦了農家樂。”永芳農家樂的負責人馮紀芳說,自運營以來,每年營業收入基本保持在50萬元左右,“在家門口開店,有錢掙還能顧家,我很知足了。”
目前,金張公路將十天高速旬陽段和多條村級公路緊緊聯系在一起,匯聚了大量的物流信息,成為助推當地鄉村振興極其重要的基礎保障。金寨鎮還積極投資開發道路沿線的神仙洞、九龍瀑布等旅游景點。屆時,這里又將是一番新景象。
在旬陽市,類似金張公路的農村公路還有很多。旬陽市堅持外通與內暢并重,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全力推進交通事業發展。目前,通村水泥路達3559公里,309個行政村(社區)實現通水泥路(瀝青路)率100%、通客車率100%。這些四通八達、暢通城鄉的公路網讓群眾走上了“幸福路”,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暢通發展“大動脈”
初冬時節,驅車行駛在安康市鎮坪縣,一條條寬闊平坦、干凈整潔的鄉村道路縱橫延伸,兩旁綠樹成蔭,清新之風撲面而來。
“這幾年村里交通狀況改善,農莊現在一年的純利潤近30萬元。”上竹鎮松坪村田灣農莊負責人周利紅一邊洗野菜,一邊介紹經營情況。周利紅依托“四好農村路”以及G541國道區位優勢,積極開辦農家樂,吸引游客駐留消費,全縣涌現出聯合、竹葉、陽安、新坪等一批特色民宿和鄉村農莊,帶動上百戶農戶登上“旅游致富車”。
“你看,這條3米寬的路是村上硬化的,我們又把院壩也硬化了,現在出門再也不是一腳泥了。”說起連戶路,華坪鎮渝龍村小渝河的村民贊不絕口。
“連戶路建設一小步,經濟發展一大步。群眾的出行大大方便,產業發展勁更足,基礎設施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獲得感越來越強。”華坪鎮政府工作人員說。
鎮坪縣曙雙路。(資料圖)
目前,鎮坪縣累計建成農村路網500公里,打造了曙河路、大華路、友誼路等綠化示范路,投入農村公路綠化資金4000余萬元;實現鎮鎮通三級路目標,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率達100%,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建制村為網點的農村公路網絡,基本實現“內通外連、通村暢鄉、班車到村、安全便捷”的鄉村交通目標;依托便捷交通環境,整合建立縣、鎮、村三級交通物流和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公共服務體系,拓展農產品線上線下多種銷售渠道,農副產品和生活用品雙向流通;實現物流快遞“村村通”,富硒土豆、鎮坪臘肉、高山蜂蜜等特色農副產品通過暢達的農村公路網,駛出田間地頭,走向全國各地。
發展駛入“快車道”
青山綠水間一條騰躍的“蛟龍”纏繞其上,這就是嵐皋縣石門鎮石門——懶稍臺旅游公路。干凈整潔的公路如絲帶般在群山間延伸,兩側草木郁郁蔥蔥,沿路的會車道、生態停車場觀景臺隨處可見。
這條公路起點位于嵐皋縣石門鎮石門大橋與X217(大道—嵐皋)相接,終點位于國道G211懶稍臺處(神河源景區廣場)。道路全長43公里,路面寬6.5米,沿途主要有仿古集鎮——橫溪古鎮、巴山大草原等多處景點。
在石門鎮大河村,農家房屋錯落有致,干凈整潔的村莊道路和生機盎然的自然環境,猶如一幅古韻悠然、雅致寧靜的畫卷鋪展眼前。大河村副支書胡開江說:“天氣好的時候,這條路游客比較多,很多游客都在這里吃飯、小住。”
嵐皋縣石門鎮大河村村級公路。(資料圖)
一條條通往大山深處、景區景點、產業園區、群眾家門口的“四好農村路”串點為線、連線成網,為嵐皋縣12個鄉鎮136個村(社區)的鄉村振興帶來勃勃生機,實現了嵐皋群眾“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成為全縣群眾生活幸福、產業興旺,邁向鄉村振興的有力保障。
目前,嵐皋縣累計打造10余個旅游公路改建項目,形成以南宮山、神河源、全勝寨、蠟燭山、桂花梯田為中心的五條旅游環線,將全縣1個4A、2個3A、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6個2A級景區、景點進行串聯,帶動嵐皋全域旅游快速發展。
目前,安康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26萬公里,100%建制村通硬化路、通郵、通客車,農村公路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形成。記者從安康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安康市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解決了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難題,農村路網“微循環”更加完善,交通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保障更加有力。全市設立總路長12名,縣級路長25名,鎮級路長137名,村級路長1655名;栽設縣道路長制公示牌104個,鄉道路長制公示牌214個,村道路長制公示牌3746個。安康市將繼續推動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好農村路”,加快建設交通強市。
來源:安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