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加強對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體現著金融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地位,關乎金融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
近年來,工行山東省分行胸懷“國之大者”,把服務科技創新作為貫徹國家戰略的出發點、支持全省發展大局的著力點,為科創企業構建起調查、審查、貸后一體化業務運營“綠色通道”,打造出了一條專業化、專屬化的科技金融服務路徑,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動能。截至2023年10月末,工行山東省分行服務科創有貸戶近4000戶,科創貸款余額達到1255億元,較年初凈增超過240億元,同比多增超百億。
體制機制創新 組建專營機構
服務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先行。2021年9月,工行山東省分行在同業內率先成立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同時在濟南、煙臺2個資源富集城市設立科創分中心,圍繞國家級高新區設立8家新市場特色支行,形成了層次分明、覆蓋完整的1+2+N服務體系。
此外,為進一步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增強對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的支持力度,工行山東省分行按照監管部門的建設指引,積極將省行科創中心,濟南高新支行、歷下支行3家機構申報為首批科技金融機構,獲批數量同業最多。工行山東省分行以專業、專營和專門的科創企業服務機構設置,加快形成帶動示范效應,全體系服務科創企業發展需要。
(工行山東省分行積極融入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掛牌成立濟南科創分中心)
聚焦精準直達 開展專業服務
客戶為本,服務至上。工行山東省分行強化頂層設計與系統推進,加快探索服務模式創新,于2023年初提出“234”發展思路,努力打造“融資可得、風險可控、效率領先”的科技金融新局面。
聚焦專精特新與高新技術企業兩大客群,在全省范圍開展“春苗行動”專項服務活動,由省行組建工作團隊,提供穿透式科技金融服務。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工行山東省分行“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有貸戶較年初分別增加115戶、231戶,貸款覆蓋率分別提升2個、1.5個百分點。
深耕濟南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創新資源富集地市、國家級高新區三大區域,分別與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簽署服務科技創新、專精特新戰略合作協議;被全國工商聯、工總行聯合評為“服務民營企業科技創新行動先進單位”。與國家級高新區探索機制共建,濟南等6家國家級高新區入圍工總行與火炬中心“十百千萬”專項行動首批實施單位,數量居全國第二。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四個優勢產業加大支持力度,印發《加強金融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數字新基建領域貸款較年初增長36.8億元,增幅36.9%。
布局科創服務全周期 創新專屬產品和模式
基于科創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工行山東省分行提供全產品、全鏈條、全周期的“三全”服務。
通過認股貸場景,提供“股權+債權”的聯動服務;通過專利貸、人才貸,盤活企業智力資產;獨家承銷了全國首單服務器行業“綠色+科創”債券—浪潮電子10億元綠色超短期融資券,積極支持企業直接融資;專精特新設備購置綠色貸被評為“山東省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優秀金融創新產品”;2023年10月推出科創研發貸,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突破“卡脖子”技術。圍繞服務模式優化創新,工行山東省分行推出科創企業“主動授信”,實現優質客戶“無須提供材料核定授信”;運用“自動化審批”模式,極大縮短業務鏈條,優化客戶體驗。
在風險防控和綜合保障方面,工行山東省分行推出科創企業專屬評級、授信模型,側重考量企業技術實力、資本認可、成長性等因素,更加契合科創企業發展與風險特征。建立科創專項審議制度,派駐專職審查團隊,積極借助工總行“云會商”、“云審議”機制,以及國家科技風險評估中心等“外腦”支持,保障審批決策的科學性。同時對科創企業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如擴大利率授權、優先保障信貸規模。
(工行山東省分行精準發力,激活科創企業發展潛力)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科技金融領銜“五篇大文章”,賦予了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新使命。著眼未來,工行山東省分行將以更高質量的科技金融服務,持續擦亮支持科創企業的“創新品牌”,為山東爭當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持續貢獻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