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印度尼西亞正展開合作,解決各自面臨的勞動力問題。日本《日經亞洲評論》9日報道稱,在印尼勞工部和日本外務省國際協力機構舉辦的首屆聯合人力資源論壇上,兩國簽署了一項合作備忘錄——印尼將在未來5年內向日本派遣10萬名勞工,這將幫助日本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我將全力支持日本和印尼在就業領域的合作。”印尼勞工部部長伊達在該論壇開幕式上表示,印尼正進入人口紅利期,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為各類人群提供就業機會。一名日本駐印尼外交官表示,日本正面臨老齡化問題,勞動力嚴重短缺。自2019年4月起,日本政府實施了一項新政策,即通過“特定技能工人計劃”引進外國工人。“在此背景下,印尼與日本人民可以一起在解決兩國社會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使兩國受益。”他說。
數據顯示,預計到2040年,日本將有1100萬的勞動力缺口。印尼則有人口紅利,勞動人口占印尼總人口的比例約為69%。2022年,印尼人口超2.7億人。日本一家酒店總經理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他的公司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他希望通過印尼人才來緩解這一問題。
印尼安塔拉通訊社報道稱,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將有7萬名印尼工人持“特定技能簽證”前往日本,該簽證允許持有者在日本停留5年時間,另有3萬人將在不同的項目下赴日工作。兩國還同意建立一個交換就業信息的平臺,為赴日工作的印尼人提供技能和日語培訓。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截至2022年10月,日本有超182萬外國工人,其中約有7.79萬人是印尼人,是繼越南、中國、菲律賓、巴西和尼泊爾之后的第六大外國工人群體。來自印尼的勞工比上一年增加了47.5%,是主要國家中增長最快的。
印尼衛生部2021年統計數據顯示,印尼護士過剩人數為17.647萬名,到2025年將達到69.5217萬名。據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網站,印度尼西亞希望通過官方合作項目,向日本、美國、荷蘭、德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派遣護士。該機構人口研究中心研究員阿斯瓦蒂尼表示,印尼工作場所的問題和風險是印尼人考慮海外就業的原因,但若要去海外工作,也應該了解海外工作的風險。
外籍員工在日本經常面臨語言障礙、被排斥等問題。印度尼西亞人扎拉丁·法拉克曾在日本做過交換生,也曾在一家日本企業擔任招聘外籍員工的工作人員,他表示,不管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如果他們對公司或工作環境不滿意,都可能離職。他也留意到,“許多中小型企業不愿意接受外國工人”,而且規模越小的企業,經營風格越傳統,越不愿意接受外國工人。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