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作為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連的省區,廣西與東盟開展交流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廣西發展的潛力在開放,后勁也在開放?!弊裱暯娇倳浀闹敢瑥V西堅持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加快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聚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不斷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廣西積極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探索“原箱出口、一箱到底、海外還箱”全程國際多式聯運模式。圖為15萬噸級大型集裝箱船??繗J州港。趙冠雄 攝
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助力中國與東盟合作從“黃金十年”“鉆石十年”成功邁向“鑲鉆成冠”新未來。圖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徐天保 攝
和合共生 多領域合作“全面開花”
12月12日,一輛冷藏貨車載著23噸來自越南前江省的菠蘿蜜,經友誼關口岸駛入憑祥運多多基地。一天后,這些菠蘿蜜被送到國內消費者手中。
憑祥市被譽為“中國—東盟水果之都”,每天都有大量的東盟水果經友誼關口岸進入我國?!盀榱吮U闲迈r水果安全高效通關,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持續打造進出口農產品‘綠色通道’,在口岸建成有害生物和外來物種初篩鑒定實驗室,讓進口水果在口岸停留的時間不超過24小時?!敝袊◤V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管委會跨境合作局副局長農蔚鵬告訴記者。2023年前三季度,經友誼關口岸進口的水果等農產品共196.6億元,同比增長4倍多。
近年來,廣西與東盟的水果交易額逐年攀升。菠蘿蜜、榴蓮、山竹等東盟水果通過友誼關口岸進入廣西,再運往中國各地;蘋果、酥梨等中國水果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運往東盟國家,成為當地民眾的“新寵”。
紅紅火火的水果貿易,是廣西與東盟經貿往來的一個縮影。憑借獨特的區位優勢,廣西緊抓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RCEP生效實施等重大機遇,不斷將廣西與東盟的經貿合作向縱深發展。據統計,2004年到2022年,廣西與東盟的貿易額增長了30多倍,東盟連續23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廣西與東盟國家雙邊投資合作企業及機構超過1200家,其中東盟國家累計在廣西投資設立外資企業達335家,涉及制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多個領域。2023年1—10月,廣西與東盟貿易額2726.9億元,同比增長32.4%,與越南外貿額在前10個月就突破2000億元,超過2022年全年總額。
在廣西與東盟經貿往來日趨緊密的同時,廣西與東盟在教育、文化、金融等多領域的交流也持續不斷、如火如荼。
進入12月,廣西首府南寧“好戲連連”:第十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第七屆中國—東盟電影展映、中國—東盟(南寧)藝術展覽美術作品展、邕城電音節·東盟季、中國—東盟(南寧)動漫展、“運動綠城·活力南寧”東盟國際體育賽事系列活動、“風情東南亞”專場演出等活動陸續開展,中國與東盟的藝術家們在這里齊聚一堂,中國與東盟的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給民眾帶來“國際盛宴”的同時,也促進了民心相通。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廣西與東盟各國多領域合作“全面開花”、成績斐然:中國—東盟衛生合作論壇每兩年舉辦一次,成為中國和東盟衛生合作的重要機制;廣西與東盟各國近200所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成為中國接收東盟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區之一;中國—東盟經貿中心入駐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緬甸等9個國家近40家機構;越南、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馬來西亞6個東盟國家在南寧設立了總領事館;廣西與東盟國家締結59對友城,居全國第一。
提質升級 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
12月12日,中國燕窩產業高效率發展論壇暨鉑燕超級工廠開業典禮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舉行。發展燕窩產業是中馬“兩國雙園”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實踐,目前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里共有13家燕窩生產企業獲得海關總署批準進口毛燕加工企業資質,占全國17家的四分之三。
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馬中關丹產業園區開創了中馬“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新模式。在兩國的共同推動下,目前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簽約落戶項目超過200個,協議總投資超過19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馬兩國投資合作旗艦項目和中國—東盟合作示范區。
平臺建設是開放發展的基石。近年來,廣西積極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逐步構建起多類型、多層級、廣覆蓋的對外開放平臺體系。
“目前,綠盟科技、山石網科等一批優質企業已入駐產業園,我們為60多家企業提供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位于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的五象云谷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維軍說。
成立4年來,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吸引了超過9萬家企業入駐,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4.76億美元,累計外貿進出口額8580億元。2023年1—10月,廣西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全區萬分之五的面積,實現了全區57.7%的實際使用外資、41.2%的外貿進出口額,成為廣西開放“新高地”。
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共同成長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簡稱“東博會、峰會”)舉辦20年來,共有196位中外領導人、4100多位部長級貴賓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舉辦了超300場部長級高層會議論壇,建立了40多個領域“10+1”合作機制,發表《南寧宣言》等近百份重要文件,成為中國—東盟重要的開放平臺。
東博會、峰會的成功舉辦,得到東盟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認可。老撾總理宋賽表示,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成為具有國際水平的重要年度商品展銷會,不僅為促進商務與投資合作做出了貢獻,也促進了東盟地區內的社會文化交流,密切了人員往來。
2023年以來,中越“兩國雙園”中方園區建設步伐加快,憑祥市邊境出口加工產業園(三諾跨境電子產業示范園)一期已投入使用,入駐并投產14家企業;二期主體基本完工即將投入使用;三期前期工作正積極開展。依托中越“兩國雙園”,崇左片區積極承接跨境產業合作,集聚成勢,著力構建“大灣區研發+崇左片區制造+東盟組裝”的跨境產業鏈。
如今,百色、東興、憑祥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快馬加鞭;中國—東盟金融城入駐金融機構(企業)累計達497家,連續3年新增數量超百家;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努力建設面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與東盟國家的國際醫學產業合作集聚區,全力打造百億元級醫藥特色優勢產業;中國—東盟大宗商品期現結合服務基地、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服務中心加速建設……一個又一個高能級開放平臺建成,讓廣西的開放發展如虎添翼。
更上層樓 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
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是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必然要求。
9月17日,“制度型開放: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主題邊會在南寧舉行,來自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嘉賓齊聚一堂,探討在新時代下穩步擴大區域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商事等制度型開放合作,推動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和開放型世界經濟。
標準是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內容。主題邊會舉行了“東盟國家標準化合作交流中心”揭牌儀式。這個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與廣西共建的東盟國家標準化合作交流中心,將建設成“立足廣西、服務全國、輻射東盟、面向世界”的國家級標準化平臺,推動中國與東盟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合作,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廣西力量。
“中國與東盟日益緊密的區域標準聯通與互認已成為雙邊經貿往來和產業融合的重要技術基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長舒印彪說,“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正積極與東盟國家開展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等領域標準的合作,搭建中國—東盟標準云平臺、成立國際標準化人才基地、東盟國家標準化合作交流中心等,為區域標準化合作做出典范?!?/p>
早在2019、2021年,廣西已連續舉辦兩屆中國—東盟國際標準化論壇,發布首個中國與東盟國家國際標準化合作的倡議書《南寧倡議》,與10個東盟國家達成全面加強標準化合作交流的共識,促進中國與東盟在共建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體系方面形成合力,為推動RCEP生效實施發揮力量。
如今,廣西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逐步完善,形成更高水平開放的制度環境和制度優勢。如“東盟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國際標準化人才培養”“中國—東盟標準比對研究”等“廣西經驗”成為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的典型案例,為推動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交流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在新形勢下,我們要推動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為雙方深化制度型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中國—東盟經貿關系發展提供助力?!敝袊鴩H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任鴻斌說。
近年來,廣西積極為擴大制度型開放提供商事法律保障,相繼設立廣西商事調解協會、貿仲東盟庭審中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廣西)自貿試驗區辦事處、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廣西)自貿試驗區辦事處等機構,使國際通行的訴訟、仲裁、調解等商事糾紛解決途徑全部落地廣西。
第20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期間,廣西貿促會獲授牌成立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聯席秘書處,標志著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這一國家級、區域性工商界合作機制落戶廣西。與此同時,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中越智慧口岸項目、中國—東盟藥品質量交流平臺項目等一批制度型開放項目宣布啟動,為廣西與東盟的合作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作為全國唯一既沿海又沿邊的自貿試驗區,廣西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型開放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累計形成169項制度創新成果并復制推廣,其中54項為全國首創。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