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降息信號不斷釋放,全球資金涌入美債,這也推動美債收益率大幅下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從此前最高的5%以上降至3.9%以下。受此影響,中美利差迅速收窄,目前利差僅為約1.2%,此前最高時逼近2.3%。
機構人士普遍認為,伴隨明年降息約140BP的預期,美債收益率快速下行階段可能已過,明年美國政府的巨額赤字可能又會主導債市。同時,中國國債收益率暫時難大幅攀升,中美利差近階段可能維持在較為穩定的區間。
人民幣對美元上周最高沖至7.08,美元亦有所走弱,機構開始上調2024年的人民幣匯率預測。例如,瑞銀方面預計2024年底美元/人民幣為7.0(此前預測為7.15)。
中美利差迅速收窄后將趨穩
自從美聯儲暗示隱含利率可能處于峰值,世界各地都瘋狂地買入債券,這推動收益率迅速下跌。
高盛的預測隨之大幅調整,最新預計美聯儲在明年3月、5月和6月連續進行三次25BP的降息,然后每季度降息,直至3.25%~3.5%的終端利率。而上周,高盛還認為首次降息將從明年三季度開始。從上周四議息會議至今,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跳水近30BP。債券收益率和價格成反比。
從iShares的20+年期國債ETF(代碼為TLT)的走勢中也可以看出美國長期債券的反轉有多強勢。TLT從近期低點進入牛市,攀升超過20%,反彈使ETF回到了50周均線,價格逼近99美元,此前債市暴跌之際,價格一度跌向80美元,較近兩年的高點近乎腰斬,當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至5%以上,一度引發風險資產拋售。
不過,后續機構預計美債價格很難再大幅攀升,區間震蕩或是主要趨勢。“在過去兩年中,多頭并未在該點位取得太大進展,再加上99美元的阻力位,這個關口被認為是近期債券多頭首次面臨技術上的真正考驗,換言之,美債收益率近期可能很難再大幅下降。”嘉盛集團資深策略師斯考特(David Scutt)表示,任何反通脹(disinflation)、軟著陸敘事都有可能引發收益率適度反轉。
近期,影響美債收益率的關鍵除了通脹數據,“很少有人會意識到美國財政部將在周三拍賣新的20年期債券,此前幾輪拍賣情況都不理想,市場早前擔憂美國赤字過大,如今多頭是否還會爭相購買這些債券不得而知,而現在的收益率遠低于兩個月前的水平——它們已經下跌了110多個基點。”斯考特稱。
事實上,11月長端美債收益率飆升的原因部分就在于長債發行放量,供需失衡導致長債收益率攀升。在6月暫停債務上限后的4個月內,美國國債規模增加了1萬多億美元,總規模達到歷史新高33萬億美元。而在未來12個月內預計將有約7.6萬億美元的低利率債務到期,屆時財政部將不可避免地繼續發行天量債券。
不過,施羅德投資CIO(首席投資官)約翰娜?吉爾倫德(Johanna Kyrklund)近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期驅動美債收益率的主因是降息預期,而供給的擔憂可能要到明年才會繼續擾動市場。
就中國債市而言,目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維持在2.65%以下,后續大幅攀升的概率并不高。南銀理財研究部負責人王強松對記者表示:“上周國債收益率曲線牛陡,1~3 年期國債利率下行 7-8BP,而10年國債利率下行4BP到2.62%。資金面轉松且MLF超額投放,帶動短端利率回落。”
在他看來,對于當前的債市,經濟處于舊動能轉換的階段,舊動能式微導致融資需求偏弱的大局面沒有改觀,長期看債券長牛市未完(收益率趨于下行)。短期來看,資金面轉松、刺激政策未超預期,債市短期的擾動因素減少。雖然資金并未完成跨年,但是資金已經呈現出搶跑的行情,預計債市短端利率回落的行情會持續。
國際機構上調人民幣目標價
近期,美元陷入拋售,外加中美利差收窄,機構亦開始上調2024年的人民幣目標價,價格普遍在7甚至以下。
上周四美聯儲釋放鴿派信號后,人民幣當日對美元大幅反彈,從此前逼近7.2的水平迅速回到逼近7.1,上周五一度觸及7.08。截至北京時間12月20日19:50,美元/人民幣報7.1345,美元/離岸人民幣報7.1356。盡管本周匯率小幅回落,但在岸、離岸的價差基本消失,說明離岸市場對匯率的擔憂下降。
美元指數目前報102附近,11月時最高來到106附近,上周美元多頭的轉向也加劇了這波行情的變化。美元指數在過去五周中有四周下跌。不過,紐約聯儲主席上周五駁斥了過于激進的市場預期,認為現在考慮降息為時尚早,該言論幫助美元指數上周五止跌,站穩102一線。
對美元而言,美國11月PCE物價指數至關重要,數據將于周五21:30公布,這是美聯儲最青睞的通脹指數,市場預期整體PCE從3%放緩至2.8%,核心PCE從3.5%降至3.4%。
相對而言,機構預計人民幣貶值壓力最大的時候已經過去,當前進入了季節性強勢的時期,目前已將迎來年底和明年春節的外貿出口商結匯高峰期。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汪濤表示,預計美國經濟將在2024年增長放緩,美聯儲將開始降息。中美國債利差預計收窄、美元有望走弱,以及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修復將共同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因此,我們預計2024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7.0(此前預測為7.15)。”汪濤說。
德意志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熊奕稱,預計2024年中國GDP增長率為4.7%、通脹率約為1%。受經常賬戶持續盈余和資金凈流出放緩的支撐,預計人民幣將在 2024 年底迎來小幅升值。“中美經濟和利率的走勢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美聯儲預計將在2024年年底前總共降息 150 BP,較中國的降息預期高出約100BP。”
盡管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仍有待回升,CPI落入負區間亦引發擔憂,但對匯率而言,美元的趨勢當前對人民幣的影響更占據主導。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Tommy Wu表示,人民幣對美元今年以來貶值超過3%。盡管人民幣在近幾周對美元普遍走軟的背景下升值至7.1左右,但它仍將面臨壓力,中美利率差距在短期內可能會持續存在,而中國經濟仍在尋找更為穩定的基礎。
他亦表示:“中國央行可能會繼續利用每日中間價來引導人民幣,防止其單邊貶值。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不變,但有很大的可能性明年初將降低利率以促進經濟復蘇。由于央行承諾降低銀行的實際貸款利率,它很可能會進一步降低MLF利率,并引導銀行在明年降低LPR。即使不降低LPR,商業銀行至少也必須繼續降低它們向客戶的有效貸款利率,包括抵押利率,以符合當局最新的信貸和房地產政策寬松。”
(稿件來源:鳳凰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