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咸陽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總書記賦予西安—咸陽一體化新的戰略定位,全面落實省委部署要求,立足新階段、把握新定位、承載新使命,對一體化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推進。
彩虹顯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一角。第五雪 攝 (資料圖)
優化工作機制
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暨西安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組建8個工作推進專班,建立健全一系列常態化工作推進機制。建立兩市一區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和多層級交流機制,與西安市簽署合作發展備忘錄,明確9大類重點任務,與西咸新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及5項合作發展協議,在此基礎上,開展多領域多層級有效對接和務實合作,形成了相向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
強化頂層設計
出臺《關于發揮主體作用縱深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的決定》,編制空間規劃、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10個領域三年行動計劃,分年度制定“1+8”工作要點,同步細化梳理各領域年度重點工作任務33項,建立重點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圍繞“七個一體化”,深度謀劃一體化十大示范性工程以及總投資417.2億元的32個市級重點項目;謀劃開展主城區“環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攻堅行動,實施市政項目8大類271個,總投資158.9億元,有效提升了城市建管水平。
加強科技創新
聚焦打造秦創原科技成果轉化先行區,深化與西安市協同創新,合力打造西安高新區—西咸新區—咸陽高新區—興平—武功—楊凌科創走廊,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四大工程”,率先推動咸陽高新區、經開區建設301科創特區,新增省級高新區3個、總數達到4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到632家、346家,落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68個。
深化產業協同
圍繞兩市優勢產業協同發展,聯合編制產業鏈提升圖譜、招商圖譜和產業鏈分布地圖,將原來的“7+18”產業鏈優化調整為16條產業鏈,確定8戶“鏈主”和93戶重點企業,積極對接爭取西電集團、法士特、隆基等一批西安知名企業優勢產能及其配套產業鏈落戶我市,LCD面板顯示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正泰電氣、彩虹股份、天成航材等6戶企業入選省級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
完善交通網絡
與西安市共同制定印發《西安咸陽交通同網實施方案》,全力保障地鐵1號線三期、渭河高新大橋如期建成投運;協同推動西興高速改擴建、西咸大道綜合改造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協力打通12條市政連接道路。加快兩市公交線路對接,與西安及西咸新區城市公交和近郊客運班線達到42條,全面實現兩市公交卡“同城同折扣同待遇”。
提升公共服務
與西安市開展“名校+”教育聯盟及結對幫扶,推動市中心醫院等多所醫院與西安交大附院等建立??坡撁?,將主城區居民養老保險最低標準提高至西安市同等水平;與西安市、西咸新區達成319項“跨區通辦”合作事項,實現住房公積金互認互用。持續推進“十大文旅景區”建設提升工作,與西安共同推出四條精品旅游線路。與西安市簽訂《跨界流域上下游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渭河生態區建設和涇河綜合治理;與西安、渭南、楊凌聯合簽署《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合作框架協議》,統一政策標準、加強信息聯通、執法聯動,形成了協調解決跨區域突出環境問題的工作合力。
來源:咸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