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加”保溫、室內“改”管道、周邊道路提升改造……一個個老舊小區正重返“青春”,一項項基礎設施正加速“更新”,一家家一戶戶的幸福正原地“升級”。老舊小區改造中,府谷縣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抓起,既扮靚面子,也做實里子,將“當下治”與“長久立”相結合,實現增進民生福祉與提升城市品質同步升級。
顏值“逆生長”
怎么改?改造前期,府谷縣組織專班開展實地摸排、調查研究,2020年,制定府谷縣老舊小區改造規劃(2021至2025年)確定富昌路、建設路等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255棟樓5110戶居民,總建筑面積為79.8萬平方米,概算總投資約2.3億元。改成什么樣?為將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府谷縣采用“樣板帶動、示范引領”的方式,首先改造了老舊小區天橋家屬房,通過邀請各老舊小區居民參觀,激發了居民參與改造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群眾“要我改”轉變為“我要改”,破解了“政府干、群眾看”的被動局面。“原來的外墻已經多處掉皮,污漬污染也很嚴重?,F在屋里屋外都進行了改造,外墻粉刷了,屋里管道也換新了,住著很舒心?!眲⑺呐畬π^的美麗蛻變看在眼里,喜在心頭。
幸福“再升級”
2023年實施改造的是桃園南小區、桃園北小區、天化路小區、富昌路、建設路老舊小區,按照“一個項目一個專班”的思路,以集中連片打包的模式進行改造。用8個月時間完成富昌路、建設路等4個老舊小區改造,共計改造155棟樓,總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目前已順利完工,3534戶居民的人居環境全面提升。桃園南小區被評為2023年陜西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示范項目。一個個老舊小區脫下“舊衣”,換上“新裝”,實現“減齡”,讓老居民暢享新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原地升級。
內涵“更豐富”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2022年以來,府谷縣投資4000余萬元,建設完成人民廣場等5處停車場,鐵廠等4處口袋公園,新增停車位963個,解決了老舊小區停車難和休閑娛樂場地短缺的問題。在縣城6處停車場安裝了29個智能充電樁。并計劃在4處公共停車場安裝20個智能充電樁,配套建設無人智能洗車系統。
為推進城市建設品質和群眾幸福指數“同步升級”,府谷縣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標準,用心用力推進民生實事項目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著力完善優化城市功能。按照“三年完成城區道路黑色化改造”的思路,堅持規劃、建設、管理同步發力,水、電、氣、暖、通信等地下管網一體推進,杜絕反復開挖、無序開挖。2022年以來,府谷共實施了河濱路、黃河路、鹽溝至五中市政道路等17條道路提升改造,總投資7.2億元,改造總里程達31.2公里。同時投資3000萬元,對河濱公園等8處城區內廣場公園進行升級改造;投資2980萬元,對孤山川兩岸進行綠化。2022年以來,新增綠化40余萬平方米,城市綠化檔次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