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寒氣襲人,寶雞市渭濱區的姜譚經開區西部智造創新園項目現場以及城鄉各地的產業項目基地,處處鋼架巍然聳立,工程車往返穿梭。據悉,2023年,寶雞市渭濱區共實施重點項目307個,總投資1276.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16.9億元,項目總投資和年度計劃投資較上年分別增長19.8%和22.7%。
錘煉硬作風發展聚合力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渭濱區聚力抓“五優”、奮進現代化的首戰之年,作風建設被納入到理論學習中心組中。2023年組織召開10余次“三個年”活動推進會,對全區471名區級和科級領導干部集中輪訓,新提拔領導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309名,政治能力大提升輪訓4400余名,實現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全覆蓋。
為引導全區各級干部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放在推動工作落實上,渭濱區還創新推行以榮耀榜、效能榜、人物榜、警醒榜為內容的“三個年”風云榜,宣傳推廣渭濱在“三個年”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典型,目前已發布17期風云榜。同時,實施“一張清單”管監督,圍繞鄉村振興、教育、醫療等6個領域開展專項整治,以“小切口”入手成立專項檢查組,開展監督檢查349次,處置問題線索119件。
渭濱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招引優勢企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023年,組織50余名干部赴上海等發達地區深化課堂“賽學”,選派150余名干部在項目招商等工作一線“賽干”。此外,區級領導和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還赴眉縣、扶風縣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深入調研考察兄弟縣區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和突出亮點,為建設“五優”城區汲取經驗、蓄勢賦能。
敢啃“硬骨頭”項目再加力
“渭濱區第一初級中學建設項目于3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8月底整座建筑全面封頂,目前正在進行給排水等配套設施安裝建設,計劃明年9月份招生。”第一初級中學項目籌建辦副主任劉春娟介紹說,學校建成后可提供2040個學位,惠及周邊5萬人口,屆時將撬動整個區域教育資源提升改造,為打造“渭濱教育名區”增添強勁動力。
南關路社區居民秋金祥說:“我今年六十多歲了,最盼望的就是趕快搬進有電梯、有暖氣的新房,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南關路片區主要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自建房和職工安置房,不僅居住人員密度大,而且基礎設施老化,其他功能配套設施嚴重不足。為了滿足群眾“改善片區面貌,提高生活品質”的訴求,寶雞市將其作為全市一號棚改項目,讓南關路片區舊貌換新顏。
此外,渭濱區凌云科創中心、奎星樓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渭濱區旅游產業觀光帶等重點項目也正在奮力沖刺年終目標……截至11月底,渭濱區307個區級重點項目中229個新建項目全部開工,省市區三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分別達到124.92%、122.15%和130.82%。
當好“店小二”招商不松勁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今年來,由區各級黨政領導帶隊,圍繞航空航天、傳感器等主導產業,帶隊赴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開展產業鏈招商活動30余次,跟蹤對接項目40余個,成功促成了投資15億元的聚瑞芯半導體、投資5億元的激光投影及投資1億元的智能掃地機器人生產制造等20多個項目簽約落地。截至11月底,渭濱區共引進項目7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9個,完成到位資金155.17億元,占任務的107.76%,省際到位資金143.95億元,占任務的108.23%。
3月,渭濱區委副書記、區長吳昱昕帶領招商小分隊赴杭州、蘇州等地考察招商,6天時間里拜訪了12戶企業,促成2個項目簽約、5個項目達成意向;4月,渭濱區成功簽約了投資5000萬元的鈦及鈦加工生產項目;7月,寶雞市2023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大會召開,渭濱區與五家國內知名傳感器企業成功簽約;11月,第七屆絲博會西部傳感器產業園推介暨渭濱專場簽約活動在西安舉行,渭濱專場簽約項目13個總投資67.47億元,涉及智能制造、商貿提升、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多個領域……
“我們從項目落地、產業扶持、要素集聚、鼓勵創新等方面進行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全流程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服務,讓企業引得來、留得住,助推項目落地快、見效早。”渭濱區招商局副局長王靜表示,全區出臺了系列政策,從產業發展、項目策劃、對接洽談等方面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據悉,渭濱區先后協助西安龍之翔通訊科技有限公司、半導體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項目、權冠精密等項目進行了落地選址、工商注冊、銀行開戶等跟蹤服務,并為陜西步森服飾制造公司爭取獎補資金100萬元。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