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浙商銀行與中華慈善總會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繼中華慈善總會將浙商銀行納入慈善資產保值增值戰略合作銀行后,雙方進一步鞏固提升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新篇章。
中華慈善總會黨委第一書記、會長宮蒲光,浙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陸建強見證簽約。中華慈善總會秘書長邊志偉,浙商銀行副行長景峰代表雙方簽署協議。根據協議,浙商銀行將充分發揮自身金融服務及數字化創新優勢,為各類慈善組織提供金融服務,助力慈善資產保值增值。中華慈善總會將向政府部門、媒體及各類慈善組織推薦浙商銀行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的公益活動、慈善項目及慈善款項結算、保值增值業務方面的特色服務。
陸建強董事長對宮蒲光會長一行表示歡迎,并介紹了浙商銀行的經營發展情況。他表示,近年來浙商銀行提出了善本金融理念,并堅持將金融功能性放在第一位,這與近期中央金融委辦公室、中央金融工委提出的金融應“平衡好功能性與營利性的關系,堅持功能性是第一位的”高度一致。目前,浙商銀行已構建“浙銀善標”體系,明確“善”的客戶標準,堅持與“善”的客戶共成長。同時,創新“善本信托”模式,助力企業家財富升維,形成以資本向善引領慈善事業的新路徑。希望雙方未來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傳統“慈善+公益”模式基礎上,深入探索以“慈善+金融”賦能公益慈善的形式支持慈善事業,共同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宮蒲光會長表示,近年來中華慈善總會不僅在日常慈善項目的籌募和執行中保持高效與活力,也在各種應急救援工作中體現了全國性慈善組織的擔當責任。隨著我國公益慈善事業規模不斷擴大,依法依規開展投資活動已經成為慈善組織除對外募捐外重要的收入來源。《慈善法》《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制度的實施,對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指出,“慈善+金融”合作模式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實踐探索,有利于推動慈善事業創新發展、助推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順應慈善事業長遠發展的客觀規律。希望雙方攜手并肩、良性互動,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實現“慈善+金融”創新發展。
雙方還舉行了中華慈善總會慈善組織資產保值增值項目管理辦公室揭牌儀式。
中華慈善總會成立于1994年,是新中國首家以“慈善”命名的,由民政部直接管理的全國性非營利公益社會團體。截至2022年底,中華慈善總會共募集慈善款物價值1500多億元,目前在全國各地擁有會員單位547家,個人會員20個,素有中國慈善事業“排頭兵”之稱。
來源: 時代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