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天早晨起床,你的朋友圈被一個陌生中年男人的海邊自拍照刷屏了,請不要驚慌。這個中年男人不是你朋友的任何親戚,而是新晉網紅——聞會軍。
網友“二創”聞會軍
和佛山電翰、完顏慧德等一眾網紅一樣火得讓人摸不著頭腦,聞會軍靠三個抖音賬號起家。
早上,他是駕校教練身份的“利安聞會軍駕駛員服務部”(現改名為河北利安駕校),“帶九個學員,過了八個,自己兒子沒過”。
中午,他是跳搞笑舞蹈、土味舞蹈的“聞神”。
晚上,他是用來發自拍照和emo文案的“聞會軍”。
網友戲稱,“聞神”負責搞笑,“聞會軍”負責深情,而“利安聞”則負責賺錢給兒子掙學費。這里多說一句,聞會軍的兒子,真叫“子涵”。
種種奇怪發展,讓人不由得想感嘆一句,這個世界終于“瘋了”。
如今,聞會軍已經實現從抖音到朋友圈私域的破圈傳播,連他的抖音評論區關鍵詞都是“朋友圈”。
“張萬森,下雪了”曾是一部影視作品中的臺詞,讓很多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每逢下雪,年輕人就像打暗語一樣,熱衷以此為文案表達一種莫名的心情。而時下,聞會軍作為一名“老登”(網絡流行語,指中年男子)的爆火,“張萬森,下雪了”被網友們改成了“張萬森,朋友圈下老登了”,并得到了迅速傳播。
他的“紅”可見一斑。
根據新抖數據,其主賬號“聞神”的粉絲數已經從12月16日的28.8萬上漲到了12月25日的約476.9萬,獲贊近3500萬次。其主賬號“聞神”自12月18日爆火后的6場直播,場均觀看人次達到2498.8萬人次。
當然,最讓人震驚的不是這些數據,而是他的變現能力。
在流量最盛的12月18日,聞會軍曾趁熱打鐵在“聞神”賬號開了兩場直播。有網友統計,直播中,聞會軍共收到了6000個嘉年華,單個嘉年華稅后收入為1400元,也就是說聞會軍一天的稅后收入就達到840萬元。
12月18日上午和晚上,聞會軍在@聞神 的號內開了2場直播。有網友統計,聞會軍直播共收到6000個嘉年華/圖源:抖音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收入只是“直播”,不是“直播帶貨”。
“日收入840萬”迅速發酵,隨即互聯網中出現了另外一個錄屏視頻。視頻中“聞神”賬號的后臺顯示,該賬號余額超過1個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18日至12月25日,聞會軍在不同賬號已進行的7場直播中,他都沒有開啟“帶貨”,但其抖音簡介中已經有商務相關的聯系方式。
到底為什么是聞會軍,聞會軍又能走多遠?
一個普通人中了彩票
聞會軍的賬號們似乎沒有過多稀奇的地方。短視頻時代的確給了每個普通人15分鐘的展示機會,至于能不能把15分鐘玩出花來,就要看創作者自己。
盡管三個賬號的布局的確使得聞會軍覆蓋了更多的用戶,提高了曝光度,精分的人設也與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雷同。但無論是駕校劇情、搞笑舞蹈還是傷感文案,其內容實則遍抖音可尋。甚至,這三類內容,在抖音都已經有“佼佼者”。
劇情向內容賽道擁擠,明星楊蓉也曾拍攝抖音短劇《二十九》;翻跳科目三等搞笑舞蹈的抖音博主比比皆是;非主流抽象傷感文案向賽道,也有靠一句“左眼用來忘記你,右眼用來記住你”火遍全網的愛豆KING。
但“普通”有時候也會是特別的。
在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的眼中,具備代表性,是其走紅的第一步。“很多網紅,包括小楊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他們都是相對平凡的,擁有一份普通職業的人。類似這樣的人,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這樣的代表性客觀來說,不見得是突出的。”
也就是說,從平臺的角度看來,聞會軍的確是代表著普通大眾的內容創作者,有一定的表現能力和內容創作能力,但不一定是非常強的能力。“某種程度上,他的爆火和近期短劇爆火的底層邏輯是一致的,都是擊中了大家對實現白日夢的期待。”
觀察聞會軍的粉絲畫像,不難發現,他的粉絲大多數是18—23歲的男性,或者說是小鎮男青年,與此前火爆出圈的于文亮的粉絲畫像高度一致。
張毅進一步提到,聞會軍迅速走紅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應該是平臺的導流推廣。實際上,平臺可以通過或強化用戶互動,或精準推送等方式,對相關內容創作者進行推廣,使其在短時間內覆蓋更多的用戶。
如果在平臺導流的背景中來看聞會軍的走紅,思路就顯得清晰很多。
平臺投流普通的內容創作者,頗有激發“鲇魚效應”之勢——對于其他創作者而言,聞會軍的現象級爆火無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他能爆火賺大錢,為什么我不能”。
有時候,盤活一個池子,只需要一個渴望又焦慮的“念想”。
張毅總結道,這就相當于中彩票的思維:“只有當平凡人中彩票后,大家才會拼命去買彩票。造‘富’之后,大家才會樂此不疲地去做短視頻內容。”
對于依靠內容的平臺而言,當越來越多積累了大量粉絲和流量的人和賬號出現,平臺的價值也才能更上一層樓。
但大家都知道,即使天天買彩票,卻也不一定能中大獎。多數時候,一夜爆紅始終是可望不可及的。何況,當流量過度集中于單個賬號時,平臺也會產生焦慮。“幸運”地被流量砸中一次,之后呢?
制衡,無處不在。此前東方甄選、高途與好未來好似要在直播界形成“教育直播三足鼎立”局面的架勢,足以說明問題。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爆火這幾天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從朋友圈引流至抖音的——莫名其妙被中年男人刷屏,總有人想探究他到底是誰。
這時,就會有更多的人去他的直播間湊熱鬧、刷禮物。網友們解釋道,主要是在一場看似“無厘頭”的刷屏中,緩解自己的emo情緒。
紅,能否延續?
另一個重要事實是,當短視頻內容創作越來越“卷”時,單靠出鏡網紅一個人,往往很難負擔如此大的工作量,尤其,還是偏創意類的工作。MCN公司就此隨時代而生,多數靠著孵化互聯網平臺網紅再分成存活著。
隨著短視頻時代的到來,需求的上漲使得MCN公司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大。
根據艾媒咨詢2022—2023年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目前的MCN公司類型已經針對不同的領域進行了細分,不乏內容型MCN、直播型MCN或者綜合型MCN等定位的MCN公司。
到2025年,預計中國將有超過6萬家MCN公司,市場規模或達743億元。
多數時候,MCN公司會采取“廣撒網,重點培養”的簽約與孵化模式,一次性簽約大量的達人,幫助達人管理賬號,并進行內容生產、資源匹配、重點推送的相關操作,相當于達人的“經紀人”。目前各平臺中脫穎而出的主播中,大多數背后都有專業的團隊幫助操作。
既然存在成熟的產業鏈以承接諸如此類“幸運的平臺流量”,聞會軍背后有沒有專業團隊操作以保證持續的收入,也就成了值得探討的問題——到底是普通人被餡餅砸中,還是專業團隊的背后操作使然?
但目前聞會軍的三個賬號都沒有公開“掛”出其所屬的MCN公司,本人也沒有回應過相關問題。
張毅表示,如果從平臺角度來考慮,“會更傾向于選擇一個背后有專業團隊組織,能夠進行后續操作以承接流量的達人。因為一般情況下,團隊支持下的賬號內容會更有持續性,更保險”。
這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流量砸中后,達人后續如何操作將是能否延續“紅火”狀態的關鍵。
為此,也有不少本已有粉絲基礎的網紅,選擇在發展的中后期簽約相應的MCN公司,博主“白晝小熊”便是例子之一。
而因運作不佳而逐漸消失在網友視野中的紅人,也比比皆是。曾幾何時,全民跟隨一起跳操的劉畊宏,已經被互聯網遺忘了。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聞會軍似乎沒有接住這波流量。在12月25日晚的“河北利安駕校”賬號的直播中,聞會軍的數據已經下降了很多。
現如今其直播間內,不僅沒有“大哥”“大姐”頻繁刷高額禮物,其下播前一個小時內其觀看人數始終維持在1200人上下,這與前幾天千萬級別的觀看量可謂是天壤之別。
而對于抖音主播而言,其收入除了視頻的流量分成之外,就依靠直播打賞和帶貨。
就收入問題,張毅表示,視頻流量分成部分收入比較少,一般主播的收入會更加依靠帶貨,娛樂性質的主播的打賞收入相對較好。平臺、MCN以及主播本人三方收入分成因內容產品和機構的不同而有差異。而坊間盛傳的1億元收入,也并非是行業常態。
張毅同時提到,爆紅后能否延續,除了是否有團隊運作打配合戰之外,重要的還是“他用什么東西打動人,或者是他是否能成為有內涵價值的達人主播”。
如果到聞會軍的直播間看一看,或許能知道一些接不住流量的原因——直播中,聞會軍只是跟隨著音樂動動肢體,偶爾跳跳類似科目三的“崴腳舞”,更多時候他還是在呼吁觀眾點贊、“交朋友”。
即便是這樣單調的內容,也已經讓聞會軍滿頭大汗。但很難不說聞會軍算是一個真誠的人,在1000人的直播間里,他也90度鞠躬感謝了幾次,始終保持著笑容。
總體而言,短期內的爆火并不能完全地說明問題。一陣風之后,能夠穩穩站在原地的,才能被稱之為能夠一直吃短視頻這碗飯的人。
畢竟,平臺總是要不停地推薦新的人、新的賬號,好的內容加好的運作,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賽道中生存乃至脫穎而出。
(稿件來源:鳳凰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