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充滿動蕩的2023年成為過去,世界走進2024年。盡管在新年的第一天,世界上一些地方發生地震等自然災難,還有一些地方依然處在戰火硝煙之中,但從各國領導人發表的新年致辭中,世界仍然感受到了信心和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指出,“中國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中國人民對未來的堅定信心,對世界和平穩定尤其重要。在仍然充滿不確定性的新的一年中,世界更期盼大國關系能夠穩定。習近平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互致新年賀電時表示,兩國將隆重慶祝建交75周年。今年也是中美建交45周年。1月1日,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就此互致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強調,45年來,中美關系歷經風雨,總體向前發展,不僅增進了兩國人民的福祉,也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振奮向上的信號”
習近平發表的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吸引了世界媒體的關注。新加坡《聯合早報》1日稱,在11分鐘的賀詞中,習近平以幾個排比句,概括中國過去一年在經濟、社會和外交等領域取得的成就。他指出,中國經濟在風浪中“強健了體魄、壯實了筋骨”,在外交上“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
法新社稱,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發出了“振奮向上的信號”:在經濟方面,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他特別提到“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以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創新和發展成就。
韓國《中央日報》稱,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也提及中國經濟存在的困難,他指出“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一些群眾就業、生活遇到困難……這些我都牽掛在心”。他表示,“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實現經濟行穩致遠”。
“2024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習近平強調中國式現代化和兩岸統一”,韓國《韓民族日報》稱,對于2024年的經濟政策方向,習近平表示,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經濟活力,以更大力度辦教育、興科技、育人才。習近平強調,祖國統一是歷史必然,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光。報道稱,在距離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不到兩周之際,中國領導人對兩岸統一的語氣更加堅定。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一方面用中國發展的堅實步伐,激勵人們在奮斗中堅定信心,邁向民族復興的偉業;另一方面,當前世界變亂交織,地緣政治沖突和動蕩仍呈上升趨勢,習主席的新年賀詞顯示出中國積極擔當大國責任。
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執行院長朱鋒表示,從世界來看,習主席新年賀詞堅定地傳達出各國應加強團結合作,承擔基本的守護人類安寧和平的責任。他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經濟重要的增長引擎,中國對世界的和平發展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中國展現出發展的強大韌性,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引領力、感召力在新的一年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新的一年“世界重大風險”
隨著2024年的到來,世界許多國家的領導人紛紛發表新年致辭,其中經濟、俄烏沖突、巴以沖突成為關鍵詞。美國總統拜登一如既往強調美國仍將“領導世界”。他在致辭中聲稱“現在美國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更適合領導世界”,“美國正在復蘇”。他還為自己拉抬支持率,宣稱“現在美國人生活變得更好了,增加了1400萬個工作崗位”。
不過,拜登的對手、前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美國經濟“正在被摧毀”,“如果拜登在2024年大選后繼續掌權,我們將遭遇比1929年更嚴重的股市崩盤——大蕭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2024年“我們無法擺脫站在懸崖邊緣的感覺”。美國大選是新的一年“世界重大風險”。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新年致辭中稱,世界變得“更加不安和動蕩”。他表示,俄烏沖突、巴以沖突、德國經濟停滯不前和自然災害讓人們對未來滿懷憂慮,但他稱德國“能應對逆風”。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新年致辭時表示,2024年將是法國“下決心作出選擇的一年”。他在致辭中強調社會團結。法新社稱,過去一年,法國經歷了養老改革和警察射殺少年等事件引發的大規模騷亂和社會動蕩。對于歐洲的未來,馬克龍稱,6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將面臨“決定性的選擇”,人們將在“歐洲繼續(前進)”或“阻止歐洲”之間作出抉擇。
在2024年新年到來之際,歐元迎來問世25周年紀念日。在新年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等領導人在歐盟各國媒體上發表共同署名文章,呼吁加強歐元,擴大聯合經濟政策措施的規模。文章稱,“歐洲面臨著各國無法單獨應對的新挑戰”。英國《金融時報》1日對48名經濟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2/3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歐元區經濟2024年將陷入衰退,而2024年的失業率可能上升至創紀錄的6.9%。
俄羅斯總統普京今年的新年致辭時長僅4分鐘。他強調,俄羅斯“永遠不會退縮,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分裂俄羅斯和阻止俄羅斯的發展”。普京在致辭中提到“在前線為真理和正義作戰的英雄”,但并沒有點烏克蘭和西方國家的名。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新年致辭中誓言要在2024年對俄軍發動“憤怒之戰”。
《紐約時報》稱,普京2024年新年致辭與2023年新年致辭時痛斥西方大不相同,說明在烏克蘭反攻失利和西方援烏力度減弱情況下,俄正恢復到沖突前的正常狀況。
“塑造未來世界秩序的關鍵角色”
在當前變亂交織的世界,大國關系更受到人們的關注。新年前一天,中俄元首互致新年賀電。習近平指出,我們將隆重慶祝兩國建交75周年。中俄關系3/4個世紀的風雨歷程表明,不斷鞏固和發展永久睦鄰友好、全面戰略協作、互利合作共贏的中俄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國際社會期待,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
1月1日,習近平與拜登互致賀信,祝賀兩國建交45周年。習近平表示,歷史已經并將繼續充分證明,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是中美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理應成為新時期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方向。
崔洪建說,中國今年的重要外交方向是繼續維護好大國關系可持續的穩定狀態。大國關系穩定之后,國際社會面臨的很多問題都會得到緩解或消除。
朱鋒認為,新年伊始,中美兩國元首互致賀信,在世界處于動蕩不安的時刻,這是向國際社會發出的積極信號。如果中美能夠在“舊金山愿景”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話、交流與合作,將為2024年世界的穩定、和平與發展發揮建設性的戰略支撐作用。
“2024年,中國的未來在方方面面都將令人鼓舞。”巴基斯坦《民族報》稱,2024年,憑借強勁的經濟和持續的技術進步,中國將保持全球經濟強國地位。與此同時,中美領導人去年11月在舊金山成功會晤,表明雙方愿意尋找共同點。中國與其他國家打交道的方式,說明中國致力于積極與世界接觸。報道稱,在全球經濟的大舞臺上,聚光燈已經轉向東方,中國正成為塑造未來世界秩序的關鍵角色。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