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徐友龍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型鋰離子電池氟磷酸釩鋰正極材料”在位于灃西新城的陜西天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百公斤級中試試驗。未來,這一新型材料量產后有助于陜西釩礦資源實現就地轉化。
陜西天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技術來源于西安交通大學徐友龍教授科研團隊,主營業務是新能源電池及電池專用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
作為制備鋰離子電池的材料,氟磷酸釩鋰材料具有高電壓、高安全、高能量特點。
“新型鋰電池適用于新能源動力電池、新能源儲能電池及特種裝備電池領域。我們攻克了原材料、生產工藝等技術難題,目前從產業化的角度講,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西安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徐友龍說。
目前,徐友龍教授團隊已經與陜西天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科技成果轉化協議,正在規劃建設氟磷酸釩鋰正極材料、高電壓電解液及氟磷酸釩鋰儲能電池生產線項目。
灃西新城將依托秦創原總窗口建設,持續深化與西安交通大學的合作,搭建更多技術攻關、小試中試、成果轉化等功能平臺,為轉化項目提供產品匹配、市場運營、融資服務等線上線下服務,構建“四鏈”同向發力、相互依存、共生演化的“熱帶雨林式”科創生態體系,讓科技創新成為新城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來源: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