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政治暴力歷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獨立建國?!崩钤诿?日遇襲后,路透社如此評論稱。報道舉例稱,1979年,時任韓國總統樸正熙遇刺身亡,1974年他的妻子在一場針對樸正熙的行動中被殺害。2006年,他們的女兒樸槿惠也遭到襲擊。
韓聯社稱,李在明在釜山遭襲,過去類似的案件再次被回想起來。與李在明案最相似的是前總統樸槿惠遇襲案。2006年5月20日,時任大國家黨黨首的樸槿惠在首爾演講時,被一名50多歲的男性用文具刀割傷右臉,傷口長達11厘米,她被緊急送醫進行了縫合手術。出院后樸槿惠仍然參加選舉活動,并成功扭轉了當時大國家黨的落后選情。
2022年3月韓國總統大選前,時任共同民主黨黨首的宋永吉在首爾參加支持李在明的競選活動時,被一名網絡主播用鈍器擊中頭部。宋永吉被緊急送醫,隨后頭纏繃帶繼續參加競選活動,但沒能阻擋尹錫悅當選。路透社等媒體還提到,2015年,時任美國駐韓國大使李珀特在首爾參加一場有關朝鮮半島統一的論壇時,被一名抗議美韓聯合軍演的男子用水果刀劃破臉部,縫了80針。
“如果時間返回到軍事獨裁時期,還發生過更嚴重的政治報復事件?!表n聯社稱,1969年6月,正領導反對樸正熙斗爭的金泳三在自家附近遭硝酸襲擊。1973年8月,時任反對黨領袖的金大中在日本東京一家酒店被韓國情報部門特工綁架,差點被殺害。
“韓國政治人物頻繁遭恐怖襲擊,到底為什么?”韓國“NEWS 1”網站2日稱,有專家認為,這是韓國兩極分化的政治結構和錯誤的個人信仰共同作用的結果。韓國建國大學警察系教授李雄赫認為,韓國政治兩極化加劇,人們面臨著“非友即敵”的社會環境,導致一些人不采取語言溝通解決問題,而是直接采取暴力行動,現在社會最大的擔憂是,類似的恐怖襲擊活動會否變成彼此進行懲罰和報復的競爭。在公共辯論場所崩潰的情況下,越是具有強烈政治信仰的人越容易對不符合自身標準的政客產生仇恨心理,進而可能采取行動。
韓國《京鄉新聞》2日發表社論稱,僅僅因為政見不同而被無端傷害是不可接受的。最令人擔憂的是,日益極端的韓國政治正在為這種政治恐怖主義提供養料。網絡空間的言語暴力早已超過危險程度。如果國會選舉前陣營沖突加劇,不排除可能發生恐怖主義事件。對于李在明遇襲,各種猜測和政治仇恨的評論已經甚囂塵上,這表明韓國的民主制度正處于危險之中。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