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為迎接“南方小土豆”整出各種“花活”沖上熱搜,北京環球影城等待觀看煙花秀的人群熙熙攘攘……各個景區在跨年夜交出的亮眼“答卷”。
2023年以來,國內旅游市場加速回暖,出入境旅游供應鏈逐步恢復,快速釋放的需求有力推進旅游經濟的快速復蘇。
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布的“2023年旅游經濟回顧與2024年展望”提出,綜合需求側的先行數據、供給側的動能積聚和政策面的積極信號,預計2024年國內旅游出游人數、國內旅游收入將分別超過60億人次和6萬億元,出入境旅游人次和國際旅游收入將分別超過2.64億人次、1070億美元。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鼓勵出行的利好因素持續釋放,2024年旅游業向好為大概率事件。入境游方面的利好政策也有望為旅游業帶來新機遇;出境游市場也會逐漸恢復。
持續回暖成市場共識
新玩法激發市場活力
2024年剛開始,出境游市場就迎來利好消息。據新華社消息,泰國總理當地時間1月2日宣布,泰國將自2024年3月1日起對中國公民實施永久免簽政策。此前,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已陸續宣布對中國游客30天免簽。
同時,國內游市場也熱火朝天,旅游業持續回暖已成為市場共識。
持續涌現的新玩法、旅游資源方面的創新舉措、產業鏈的持續修復增強了旅游行業的信心。“國內外旅游資源不斷優化,更多網紅地、新玩法的涌現有助于旅游市場煥發新的活力。”眾信旅游集團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對表示。
高端定制游市場也表現較好。6人游定制旅行創始人兼CEO賈建強表示,需求持續釋放之下,2024年市場將處于一個相對平穩的恢復期。小眾目的地旅游市場已經顯示出強勁恢復勢頭,2024年將吸引更多游客。此外,商業和教育出行需求強勁,這些正在釋放的剛性需求也將支撐市場持續恢復。
“大家都鉚足了勁,期待著2024年的行情。”中青旅首席品牌官徐曉磊表示,淄博、天津、哈爾濱等輪番成為網紅城市,當地旅游產業鏈以及消費市場也因此受益。“雖然無法判斷下一個網紅景點會在哪里,但在成為網紅之前,我們會通過高質量發展,推動結構升級,等待機遇到來。”
酒店民宿業對于出行目的地的變化更為敏感。途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入冬以來,哈爾濱成為網紅城市,帶動大興安嶺、大慶、佳木斯等地民宿預訂量大幅增長。這是國內旅游消費快速復蘇的體現,行業正迎來新變革,邁向“專業化+特色化”的發展階段。
出行成本或進一步下降
市場景氣度有望再提高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旅游已經成為城鄉居民美好生活的剛性需求。2024年,旅游經濟將以理性的消費預期、增長的投資信心和積聚的創新動能,穩步進入繁榮發展的新階段。
隨著行業供給持續恢復,2024年出行成本有望下探。航班管家數據顯示,2024年元旦假期國內機票訂單量較2023年元旦假期增長110%,機票(經濟艙)均價606元,較2023年元旦假期下降11%。
華僑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殷杰表示,目前營銷促銷活動、文化消費季等系列舉措提供了較大幅度的優惠,一定程度上推動出行成本下探。
“出行成本主要集中于機票和酒店,隨著航班供給的增加,整體出行成本有望下降。”徐曉磊表示。
但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認為,近三年,歐洲等地的境外旅游業資源結構已經出現變化,酒店、用車以及導游等方面都在當地找到了新的市場,產業鏈重塑仍需時間。
展望2024年,李夢然表示,中青旅將繼續與各方積極協作,開發新資源、新體驗,助力國內游、出境游供應鏈恢復。
殷杰表示,我國一直重視旅游業發展,出臺了免簽等系列支持措施,并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旅游業業態,為旅游業提供了良好發展環境,2024年中國旅游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長。
環球旅游專家、櫻桃旅行聯合創始人杜山川也表示,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應用,文旅產業將迎來更多挑戰。文旅業需要加強與新技術、新模式的融合,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2024年,隨著更多國家實施對華免簽以及航班密度加大后票價下降,出境旅游市場景氣度必將得到大幅修復。”戴斌分析稱,此外,國內旅游市場在提質擴容的同時將進一步下沉,實現需求結構性升級、供給在融合中優化。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