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陸海新通道首趟中老鐵路保稅進口糧食直達專列于2024年1月4日抵達重慶。該專列填補了重慶保稅進口糧食運輸的空白,為川渝地區糧食進口開辟了國際貿易新通道。
西部陸海新通道北接絲綢之路陸地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西銜接長江經濟帶,借助這條便捷通道,老撾孟賽的保稅糧食乘著中老鐵路迅速擺上川渝超市貨架,重慶保稅進口糧食運輸迎來共建“一帶一路”進口“開門紅”。
串聯產業,釋放融合發展新合力。依托新通道,重慶鼓勵企業針對東盟、中東國家開發差異化產品,加快形成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農機通機、綠色食品等4條標志性合作產業鏈。中老鐵路保稅進口糧食直達專列開創了物流新模式,串聯上下游糧食產業、服務本地糧油企業,推動西部地區與“一帶一路”國家糧食貿易融合發展。新通道聚集產業、資金、技術,提升重慶先進制造業中心的產業集聚輻射帶動力,加快了物流、商貿和產業的融合發展。
提質增效,助力構建發展新藍圖。新通道“網”的擴張,帶來“量”的放大。重慶物流集團整合鐵、公、水、樞紐資源,為物流運輸提供了多元化方案,緩解了企業的稅收資金壓力,大幅縮短了貨物交貨周期;1月4日,首趟中老鐵路保稅進口糧食直達專列通過一體化報關模式進入國內,全程運行時間較傳統公海鐵聯運模式減少20%,單箱運輸成本下降30%。新通道實現了降本增效,成為推動西部地區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強大引擎,為深度融入 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了新藍圖。
共筑賽道,共建現代服務新平臺。新通道織“線”成“網”,以“一盤棋”思想統籌謀劃整體,構建起各方共同發展的平臺。截至2023年10月,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網絡已覆蓋全國18個省區市69個城市139個站點,通達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80個港口,促進了沿線省區市的合作,一帶一路“朋友圈”也不斷擴容;同時新疆還推動5G、通信設施資源與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信息平臺共享能力。
西部陸海新通道讓與中國“雙向奔赴”的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地都成為“贏”家。西舳艫千里,鐵龍馳騁,貨暢其流。西部陸海新通道正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為中國經濟的騰飛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也為全球經濟的繁榮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