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海關統計,2023年,福建省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0089.2億元,同比增長2.6%,占同期福建省外貿總值的51.1%。其中,出口5455億元,同比增長0.6%;進口4634.2億元,增長5%。
據廈門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民營企業是福建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的“排頭兵”。2023年,福建省民營企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5700.2億元,同比增長8%,占同期福建省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總值的56.5%。同期,國有企業進出口2733.7億元,占27.1%;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654.1億元,占16.4%。
數據顯示,機電產品出口增長搶眼。2023年,福建省共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機電產品2163.5億元,同比增長20.2%。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47.8億元,同比增長27.5%。值得關注的是,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等“新三樣”表現突出,共計出口408.5億元,同比增長81.8%。
在進口方面,大宗資源性商品增速較快。2023年,福建省累計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大宗商品2524.8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金屬礦及礦砂、煤、天然氣、原油分別進口846.3億,678億,115億,813.3億元,分別增長8.7%、31.7%、14.6%、20.8%。進口紙漿及紙制品108.5億元,同比增長21.3%;農產品596.2億元,增長3.6%。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