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21年中國工程機械出口額在下行周期內逆勢上揚,以340.41億美元創下新高,同比增長62.3%。目前,國產工程機械銷往全球218個國家和地區,尤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廣闊市場中,來自中國的產品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工地明星”。
性能可靠,中國產品現身各大工程
卡塔爾世界杯球場、全球最高酒店類建筑“迪拜藍天酒店”、波黑最大新能源發電項目“伊沃維克風電項目”……在一個個海外重大項目建設工地上,中國工程機械大顯身手。
作為全球關注度最高的足球賽事,卡塔爾世界杯在2022年末吸引了無數球迷的目光。沙漠之國卡塔爾90%的國土基本都被巖石和沙漠覆蓋,全境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炎熱的天氣給球場建設施工帶來了嚴峻考驗。
“三一集團共有近百臺各型設備參與了全部8座球場施工。為滿足最高能達到50℃甚至60℃的極高溫作業所需,經過集中調研和反復試驗,我們對相關設備進行了針對性改進。”三一重工國際卡塔爾市場負責人許大偉介紹,出口中東地區的三一設備底盤、空調都有所加強,發動機也采用了5級空濾來提升防風沙的性能。
“因工期緊張,阿圖瑪瑪體育場建設方要求我們在1個月內不間斷、無故障連續施工作業,其中地基澆筑作業更是要72小時不停機,這對泵車散熱系統、液壓油管以及泵管的可靠性提出了極高要求。”許大偉說,項目完成后,客戶非常認可,說中國產品“品質高”“很可靠”。
正是憑借能夠滿足本地化需求的產品設備以及高標準的全天候服務,中國工程機械產品不斷拓寬國際市場。以三一重工為例,今年1月至9月,三一重工實現國際銷售收入258.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7%。
在阿聯酋迪拜瑪瑞納地區,中聯重科L250-20大噸位動臂塔機正在助力建設全球最高酒店類建筑“迪拜藍天酒店”。該項目建筑面積約10.2萬平方米,包含1100套酒店客房、320米高空露天游泳池、360米空中餐廳以及分設5級挑高中庭空中花園,結構設計復雜,施工難度大且工序十分繁瑣。
據了解,L250-20動臂塔機具備以每分鐘100米速度提升10噸重物的能力,能在一天之內完成一次內爬拆裝頂升,極大提高了現場施工效率。同時,設備因為結構緊湊、平衡臂半徑小,能把施工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除了綜合性能優異的機械設備,中聯重科的優質服務也讓項目方印象深刻。專人專項的項目組不僅根據建筑構造特點提供了最優的設計施工解決方案,還為施工方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塔機安裝、操作、維修等方面的系統培訓。
迪拜藍天酒店項目現場設備管理和維修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塔機配件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中聯重科迪拜備件中心及時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支持,保障兩臺塔機先后按施工節點如期使用,我們的工作人員對中聯重科的服務非常滿意。”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更有競爭力的服務,讓中國工程機械在“一帶一路”市場逐步樹立起了良好形象和口碑,產品熱銷是必然結果。
技術創新,中國設備摘取“皇冠明珠”
今年7月,全球最大伸縮臂風電起重機——徐工新型2000噸風電起重機(XCC2000)出口波黑,投身于該國最大的新能源發電項目——伊沃維克風電項目。據悉,徐工XCC2000可以把135噸的重物吊至160米高度,創下全球伸縮臂風電施工領域的世界紀錄。
超級移動式起重機因技術門檻高、研發難度大,被譽為世界工程機械技術“皇冠上的明珠”。在30多年前,這一領域還是美國、德國、日本的天下,他們不僅占據絕大部分市場,還封鎖了相關技術,讓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國企業備受“卡脖子”之痛。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機械分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中心主任孫麗介紹,那時中國的超大噸位履帶起重機完全依賴進口,相關設備價格高昂,發生故障后常常要等一個多月讓國外工程師來維修。大型吊裝建設項目受國外制約十分嚴重。
在進行了數輪部件優化、修改了7種配重方案、試驗了超過10種臂架形式后,被譽為“世界第一吊”的徐工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XGC88000,于2013年7月在煙臺萬華成功首吊。過去小噸位起重機幾個月才能完成的吊裝任務,這臺“大家伙”只用不到半天就全部吊裝完畢。
打響國內,飲譽全球。2019年10月,徐工XGC88000在沙特首秀,成功吊裝高100多米、重近2000噸的洗滌塔,成為“一帶一路”工程引領中國高端裝備出海的又一標志性事件。隨后,徐工XGC88000轉戰阿曼,再擔重任。“世界第一吊”自此廣受國際認可。
海外制造,中國企業助力當地發展
隨著業務布局不斷拓展,國產工程機械的出海模式已從單一的產品出海邁入產業出海的新階段。相關企業在海外市場精耕細作,積極融入當地發展。
當地時間8月15日上午,三一印尼“燈塔工廠”生產的首臺SY215CKD挖掘機下線,標志著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第一座海外“燈塔工廠”建成投產。
“燈塔工廠”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共同評選產生,指那些在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方面具有榜樣意義的項目,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
據悉,三一印尼“燈塔工廠”是第一個完全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的中國工程機械海外制造基地,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智能制造標準的第一次海外系統化輸出。“上到工業軟件和每一個數據,下到生產設備和每一顆螺絲,印尼‘燈塔工廠’完全參考中國標準執行。”項目負責人丁世鋒介紹,工廠里有各類機器人500多臺,工人僅100人左右。
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徐工集團的國際業務也正在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據了解,從產品走出去到產業走出去,徐工巴西堅定本土化戰略。不僅徐州市與徐工巴西工廠所在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包索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徐工在當地還舉辦了多次幫扶孤兒、捐贈防疫物資等公益活動,得到了巴西民眾的認可,不少當地人見到身穿工裝的徐工職工都會熱情地問好,有時還會大喊著“中國!中國!”在紀念中巴建交45周年活動上,徐工巴西榮獲了“中巴交流最高榮譽勛章”。
(來源:城市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