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西安市臨潼區醫工智能科技電子產業園,技術人員在安裝調試設備。 蒲茜攝
1月8日,在西安市臨潼區,醫工智能科技電子產業園項目整體外立面已具雛形,工人在進行幕墻的收尾工作。項目內部機器轟鳴,各種設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安裝調試。
2023年7月22日,醫工智能科技電子產業園在臨潼區新豐工業園雙科企業孵化基地開工建設。該項目由陜西杏旭康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億元,引入4條生產線,年生產各類“安全注射器”約3億支。項目建成后,不僅可填補全省高端醫療器械生產空白,還可帶動一批醫療器械配套企業在臨潼落地,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現場每天近100人施工,利用晴好天氣加快附屬工程建設,確保連續性作業不脫節。”陜西杏旭康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喆說,目前,生產廠房和辦公樓主體建設已完成,預計2月可全面竣工試生產。
“在項目前期洽談中,我們始終堅持‘畝均論英雄’的招商理念。項目最初用地需求是50畝,我們反復與企業溝通,在保證產能不變的前提下,不斷優化項目用地方案,在設計上求突破,向上要空間,整合實驗室、檢驗室、展覽室等功能區域,最終將一個年產值超1億元的企業落在了5.5畝的地塊上。”臨潼區投資合作局副局長孔祥說,在保證產能前提下,項目通過“小場地、大產值”,實現了土地利用的高度集約。
“在項目建設前期,投資合作局幫我們優化了設計施工方案,加快辦理各項關鍵性的手續,大大降低了我們的建設成本,縮短了建設工期。”王喆說,一些醫療類事項手續辦理周期比較長,臨潼區“保姆式”的服務,讓CFDA認證由常規的兩年時限縮短至6個月,三類醫療器械許可1個月領證,大大加快了項目落地進度。
“高效的手續辦理,離不開臨潼區的‘一辦四專班’項目管理機制以及對項目實行的全過程咨詢、全生命周期管理。”孔祥介紹,自項目簽約以來,臨潼區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從“項目備案、公司注冊”到“融資貸款、手續報批”一路綠燈,為項目早日建成投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們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緊緊依托醫工智能科技電子產業園,引進上下游企業,以點帶面,推動整個園區產業升級,騰籠換鳥,實現土地集約化、產業集群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孔祥說。
2023年,臨潼區24個市級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6.76億元,占年度投資的100.26%。在項目儲備方面,該區成立了策劃、融資、手續和督導四個專班,全程咨詢和管理項目建設,形成了抓項目、搶時間的良好氛圍。手續辦理方面,核發“一書四證”42件,證件辦理實現量速同提;聚焦秦漢學校、火車站小學等民生工程,手續辦理和工程建設效率提升。
“今年,臨潼區聚力推進‘八個新突破’重點任務,夯實‘三個保障’基礎,截至目前共謀劃2024年市級重點項目107個,總投資744.42億元,年度投資79.9億元。推動中心廣場及姜寨遺址綜合改造提升、火車站棚戶區改造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新區綜合安置區一期、盛唐長安城市綜合體、大秦·驪宮二期等續建項目建設,推動醫工智能、和光懷雅溫泉度假酒店等項目竣工投用。”臨潼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向宏說。
建設者說
陜西杏旭康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喆
醫工智能科技電子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億元,將建設西部生產廠區,引入4條生產線,年生產各類“安全注射器”約3億支。該項目規劃集產品研發生產、生產線研發制造、醫用模具研發制造、專利申請、專利授權生產、全球整廠輸出于一體。目前,項目生產廠房和辦公樓主體建設已完成,預計2月可全面竣工試生產。項目建成后,不僅可填補全省高端醫療器械生產空白,還可帶動一批醫療器械配套企業在臨潼落地,形成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