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漢中市漢臺區龍江街道梧鳳村的梧鳳設施蔬菜產業示范園,高效生產示范棚里綠意盎然。寒冷并沒有影響“桃太郎”和“圣多美”番茄的成長,有的番茄已經泛紅,再過十幾天,最早成熟的一批番茄就可以采摘了。
“我們棚內采用智慧溫室控制系統,可以根據番茄生長規律,對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水肥進行精細化調控,從而將番茄產量提高至普通大棚的5至6倍。”梧鳳設施蔬菜產業示范園負責人林加富介紹,“在高效生產示范棚里種植蔬菜,能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作用。蔬菜價格也比傳統應季蔬菜高。”
園內的魚菜共生示范棚里,有10個圓柱形養魚池,魚池旁邊有許多彩色柱子,上面種滿了紫背天葵。
“這個棚安裝了先進的魚菜共生水循環系統,使養魚與種菜巧妙結合,實現了‘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林加富說。
從“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到滿是現代化設備的設施大棚,數字科技不斷賦能現代農業,為當地人鋪就了一條數字化的致富路。
近年來,漢中市大力推進數字基礎夯實、數字產業壯大、傳統產業轉型、智慧城市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五大行動”,助推高質量發展。
在陜西中鼎泰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電商運營中心,工作人員正緊盯著電腦屏幕,處理各自的工作。該公司業務涵蓋電商客戶服務、互聯網技術推廣、抖音直播等領域。目前,公司服務各大主流網絡銷售平臺企業、電商主體3000余家,吸納本地就業近500人,實現營業收入約2500萬元。
“作為一家新型電子商務服務型企業,我們著力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有效延伸數字電商產業鏈,帶動漢中勞動密集型數字服務產業快速發展。”陜西中鼎泰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部經理田志剛說。
近年來,漢中不斷加快全市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電商產業規模逐步擴大。
在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漢中分公司的智能測控(漢中)產線能力建設項目現場,新建成的應變計生產車間、傳感器生產車間等廠房整潔明亮,工作人員在對設備進行最后的調試。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應變計1億片、傳感器100萬個,將進一步加快高端傳感器研發、制造的國產化進程,增強高端智能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實力。”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漢中分公司副總經理徐建華說。
近年來,通過中航電測等龍頭企業帶動,漢中不斷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的集群發展。該市建立了科技型企業培育庫,成立了陜南首家數字產業協會、漢中市傳感器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全市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漢中智慧城市算力中心是陜南唯一通過A級認證且規模最大的核心算力中心。“漢中智慧城市算力中心共投資12.5億元,在提供服務器托管、算力、智能算法等服務的基礎上,為各行各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技術支持,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陜西有限公司漢中分公司政企客戶部副主任張桓說。
近年來,漢中搶抓新基建機遇,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配套,強化基礎網絡建設,提升算力綜合供給水平,夯實安全保障能力,數字經濟發展底座更加堅實。
截至目前,漢中市累計建成5G基站4540個、4G基站1.5萬余個,鋪設光纜超過12萬公里,實現全市范圍內光纖網絡和4G網絡雙覆蓋,做到中心城區、鄉鎮5G網絡全覆蓋和千兆光網全通達,固定寬帶可用下載速率居全省第二位。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