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于中國,印度簽訂首份海外鋰礦開采協議,涉及阿根廷5個礦區。”據《印度時報》15日報道,印度國有礦業企業KABIL宣布與阿根廷國有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勘探開采位于阿根廷卡塔瑪卡省的5個鹽湖鹵水型鋰礦。根據協議,印方將總計投資2400萬美元。
據印度《經濟時報》介紹,印度正大力推動新能源交通、電子設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對鋰的需求很高。但目前印度大多數鋰進口是以成品鋰電池形式,且絕大多數鋰電池進口自中國。印媒提到,印度與阿根廷這份協議是在印度加入美國主導的“礦產安全伙伴關系”的背景下達成的,旨在加強關鍵礦產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據法新社報道,目前印度鋰進口總額不斷提升,2022—2023財年進口總額達3300萬美元,超過2/3是從中國進口的。《印度時報》認為,印度簽署海外鋰礦開采協議是其開始在海外尋求關鍵礦產,以削弱中國對能源轉型關鍵元素把控的一種舉措。
為提高印度鋰電池供應鏈多元化程度,印度政府近年推出多項產業政策,大力支持在印度本土投資建設鋰電池生產工廠。印度政府還加大力度在國內探明鋰礦儲量,探索開發自有資源。2023年2月,印度在與巴基斯坦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探明一處大型鋰礦,總儲量據稱高達590萬噸。同時,印度成立國有礦業企業KABIL,積極尋求采購海外稀有金屬礦業資產。尤其在2023年全球鋰價大幅下跌后,印度國內鋰礦資源開發成本高,缺乏比較優勢,KABIL加速與澳大利亞、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等國礦業企業密切接觸。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阿根廷擁有全球已探明鋰礦儲量的21%,遠高于同為南美國家智利的11%,且大多數是開采成本較低的鹽湖鹵水型鋰礦。但目前,智利每年鋰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6%,而阿根廷僅占6%。有分析認為,隨著阿根廷大選結束,未來經濟如有希望趨穩,或將成為新晉最大的鋰礦資源產地。
對于西方國家推動在關鍵礦產領域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中國外交部曾回應稱,中方一貫認為,關鍵礦產資源國都應該為保障相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承擔全球相關礦產供應的責任,確保相關經貿合作正常開展。同時,不應將世界經濟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沖擊現有世界經濟體系。中方將繼續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