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海關17日發布消息稱,2023年湖南進出口總值6175億元,其中出口呈現動能豐富活躍,傳統產品競爭優勢穩固等特點。2023年,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傳統優勢湘品出口額增長(同比,下同)均超過40%;湖南出口的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達67億元,增長28.5%,成海外市場新寵。
長沙海關副關長徐曉捷介紹,2023年以來,湖南聚焦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新高地,頂住外需低迷、上年外貿基數較高等多重壓力,外貿總體呈現理性回歸、提質增效的態勢。統計顯示,當年湖南進出口總值6175億元,其中,進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2165.6億元,增長14.6%;出口4009.4億元。
2023年,湖南省的外貿“朋友圈”拓展至235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占同期外貿總額的一半以上,成為湖南外貿的“基本盤”。另外,對其他金磚國家、非洲國家、中亞五國等貿易伙伴占湖南外貿比重進一步提升,分別為12.4%、9%、1.1%。
出口方面,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傳統產業市場優勢持續鞏固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湖南味道”正走向海外。2023年,湖南蔬菜出口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增長42.4%,居全國第二;活豬出口13.7萬頭,增長137.9%,居全國第三;鮮葡萄、臭豆腐冷鏈預制菜等產品實現首次出口。
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新產業新動能加快積蓄。2023年湖南出口 “新三樣”產品增長28.5%。其中,鋰電池出口28.4億元,增長2.1%;電動載人汽車出口25.9億元,增長1.1倍;太陽能電池出口12.7億元,增長5%。
據悉,服務產業發展,長沙海關圍繞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等產業專門出臺針對性幫扶舉措,如爭取海關總署同意,在全國率先開展出口車用鋰電池包裝聯動監管“一企一策”新模式,使新能源汽車出口更加順暢高效。同時不斷豐富貿易業態,推動跨境電商實現湖南14個市州全覆蓋,2023年湖南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實現330.6億元。
長沙海關關稅處處長李哲表示,盡管今年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并未改變,且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還在源源不斷集聚增多。從湖南來看,開放平臺、優勢產業、實體企業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等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外貿新動能加快聚集,湖南外貿基本盤將進一步鞏固。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