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從西北內陸邁向開放前沿,迎來全新的開放發展機遇。甘肅需進一步搶抓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厚植合作根基,激發全面開放新動能,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秉承絲路精神,厚植全面開放文化根基。一是弘揚絲路精神,提升文化引領力。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充分挖掘甘肅文化的獨特價值,深入闡釋絲路文化、敦煌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甘肅特色文化的精髓和內涵,不斷推動甘肅文化走向世界。二是促進文明交流互鑒,進一步釋放甘肅文化魅力。持續辦好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將敦煌文博會打造成為文化交流新高地,成為文明互鑒的“國家名片”。通過《大夢敦煌》《絲路花雨》經典舞劇,《讀者》雜志、甘肅博物館、簡牘博物館等文化交流平臺,進一步增強甘肅文化吸引力聚合力。三是深化文旅合作,夯實民心相通基礎。挖掘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文化遺產的旅游開發,打造絲綢之路文旅城市聯盟,提升絲綢之路黃金段城市的旅游影響力;深入開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文化旅游、研學訪學等領域的交流合作,讓海外游客享受絲路之旅、體驗絲路文化,使文化交流體驗成為民心相通的橋梁紐帶。
提升合作效能,激發全面開放內生動力。一是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對外開放通道建設質效。加快建設“四通八達”“快速立體”“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絡,促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交通、信息、管網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蘭(州)白(銀)、平(涼)慶(陽)、天水、定西、金(昌)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等重要節點城市的支撐能力;發揮蘭州新區國際空港、鐵路口岸、綜合保稅區集聚優勢。二是搭建產業合作平臺,延伸國際化產業鏈條。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基地,積極構建“內外需并重”“現代高效”的一二三產業體系,持續擴大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不斷拓展新的產業開放領域和合作空間;推進“三大國際陸港”和“三大國際空港”建設,使口岸成為甘肅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圍繞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做強做大經貿合作規模,提升蘭洽會的國際影響力;三是優化開放環境,暢通內外經濟循環。進一步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統籌培育本地龍頭企業與引進優質投資項目相得益彰,催化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內在動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市場開放水平,開拓國際市場,大力培育海外倉、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外貿新業態。精減優化進出口辦理程序,幫助企業開拓出口市場、享受稅費優惠、降低合規成本,不斷提高口岸通關效率。
拓展合作領域,放大全面開放綜合效應。一是培育壯大甘肅優勢合作項目。持續推動甘肅中醫藥走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讓中醫藥成為甘肅對外交流的名片,以中醫藥為媒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甘肅特色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業態以及設施農業、農業裝備制造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強化農產品出口生產基地建設,促進“甘味”農產品走出去,提升“甘肅品牌”國際影響力。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合作交流,發揮高校聯盟合作平臺作用,著力推動聯盟成員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資源共建共享等方面緊密合作。三是推動綠色發展。積極打造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著力謀劃數字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國際合作,共繪“綠色絲路”。聚焦綠色、健康、數字等領域,孵化一批經濟社會效益好的“小而美”項目,進一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