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19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根據研究機構測算,預計2023年5G直接帶動中國經濟總產出1.86萬億元人民幣,比2022年增長29%。
趙志國表示,2023年,5G移動電話用戶持續增長、5G流量消費快速提升,促進了裸眼3D、云手機等新興業務蓬勃發展,有效拓展了移動通信市場的發展空間。截至2023年底,中國5G移動電話用戶達8.05億戶,5G網絡接入流量占比達47%。
5G行業應用已融入71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超過9.4萬個,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2.9萬個。5G應用在工業、礦業、電力、港口、醫療等行業深入推廣。例如,在醫療行業,5G應用已從遠程診斷向遠程精準治療延伸;電力領域的5G應用從“輸送”環節的無人巡檢覆蓋到“發、輸、變、配、用”環節。
趙志國介紹,2023年,中國5G技術產業在技術標準、網絡設備、終端設備等方面創新能力不斷增強。5G工業網關、巡檢機器人等一批新型終端成功研發。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續保持全球領先。
5G網絡加快向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電信運營商充分利用存量站址資源、公共資源和社會桿塔資源等建設5G基站,目前90%以上的基站實現共建共享。5G基站能耗持續下降,5G基站單站址能耗相較于商用初期降低超過20%。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