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隴縣城關鎮北關村村民王會軍家的100余只生產母羊進入了產羔高峰期。為了確保今年的接羔育幼工作順利開展,連日來,王會軍和妻子朱亞娟一門心思地撲在養殖場里,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
“牲畜接羔是我們養殖戶生活里的頭等大事,這決定著一年收成的好壞,一點兒也不能馬虎。”1月9日,在王會軍家的羊舍,他正忙活著給生產母羊補充飼料。
王會軍和妻子的養殖事業開始于2018年。那一年,兩人從外地務工回鄉后,在當地政府的號召和政策扶持下,決定靠養羊致富。從幾十只羊養起,慢慢發展。有一定規模后,又開始擴建圈舍,購置設備,增加養殖量,直到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在養羊的路上,單靠個人努力是不夠的。這幾年多虧了縣上的扶持政策和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王會軍說。
從建養殖場之初的30多只羊一躍成為存欄500只的規模羊場。隴縣出臺的養殖場建設、奶價扶持、飼草(料)補貼等一系列政策給了王會軍很大的支持。同時,在飼養管理過程中,縣畜產局不僅為王會軍兩口子提供了技術指導,還邀請王會軍參加各類養羊技術培訓,提高他在養羊尤其是防疫方面的技術水平,不斷增強科技意識,提高養羊效益。
“在奶山羊養殖的整個鏈條中,縣上都有扶持政策。如在廠子建設方面,千只羊場補貼100萬元,500只規模場補貼30萬元,家庭牧場補貼10萬元。養殖場的鮮奶由縣里兩戶乳品企業負責收購,收購價每公斤7元。政府各種補貼后,平均每公斤鮮奶售價在9元。”隴縣畜產局副局長王恩利介紹。
王會軍的養羊“致富經”只是隴縣奶山羊產業發展中的一個縮影。隴縣奶山羊養殖歷史悠久,氣候溫潤,生態優良,是奶山羊養殖最佳優生區。近年來,為了推動全縣奶山羊產業高質量發展,隴縣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作出了全產業鏈發展奶山羊,聚力打造“百億生態乳都”的發展戰略,并把奶山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
目前,全縣羊乳產業實現了由戰略規劃到戰略布局、由單一產業到三產配套、由獨特產業到脫貧增收融合發展的重大跨越,充分體現了“產業發展支撐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夯實發展基礎”的互補互動效應,推動羊乳產業邁上了協同創新、提質增效、蓬勃崛起的快車道。
來源:寶雞plus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