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從漢中市林業局獲悉:2023年以來,漢中市扎實推進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各項工作,完成營造林36.42萬畝,占年度任務的103%,其中人工造林0.86萬畝、封山育林24.01萬畝、退化林修復11.55萬畝;林下經濟產值達24.5億元。
漢中市扎實開展“林(山)長制績效提升年”活動,全市4297名林(山)長累計巡林16.1萬余次;建立“林(山)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3項協作機制,強化督導檢查,高質量推進22個林(山)長制示范鎮和44個示范村建設。全市古樹名木得到持續有效保護,留壩縣石窯壩村古銀杏入選全國最美古樹、西鄉縣蔣家壩村黑殼楠古樹群入選全國最美古樹群。
漢中市將秦巴生態保護工作納入市級專項監督,建立“人防+技防”立體防控體系,常態長效開展“五亂”問題動態排查整治,持續開展礦山生態修復、硫鐵礦治理、尾礦庫治理專項整治,確保閉環管理、動態清零。
林農蜂蜜喜獲豐收(漢中市林業局供圖)
為扎實推進濕地保護,漢中市成立了濕地保護專家庫,全力做好漢江濕地保護區巡保監管,確保濕地資源安全。
為嚴格林地林木監管,漢中市積極組織開展林業執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打擊毀林毀草專項行動,認真落實封山禁牧措施,全力攻堅松材線蟲病防治,建成9.8萬畝秦嶺西段防控隔離帶,強化森林防火宣傳和監測預警,連續20年無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
漢中市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目前全球朱鹮種群數量突破1萬只;創新引入社會資金參與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秦嶺石蝴蝶拯救復壯工作;積極推進野豬種群調控;漢中市商業性野生動物致害保險理賠機制被國家林草局納入《野生動物致害保險典型案例》。
漢中市林業局持續落實生態惠民政策,2023年累計發放管護補助資金5265.6萬元,兌付生態效益補償資金1.85億元;積極謀劃推進國儲林建設,目前西鄉縣國儲林試點工作已完成建設任務,南鄭區、鎮巴縣百萬畝綠色碳庫項目加快實施;高品質打造森林生態旅游業態,全市8個生態旅游景點入選省級生態旅游特色線路。
此外,全市改造提升核桃、板栗等特色經濟林2萬余畝,林下種植天麻、淫羊藿等中藥材約23萬畝,林下養殖烏雞110萬羽,人工繁育林麝4986頭、養殖中蜂24萬箱;培育省級林業產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3個。
來源:群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