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島國瑙魯成為中國第183個建交國。24日上午,中國和瑙魯復交儀式在北京舉行,兩國外長簽署中瑙復交公報。公報指出:瑙魯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瑙魯共和國政府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系,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消息傳來,臺灣外事部門發表長篇聲明,表示“高度遺憾”“強烈譴責”“至感痛心”。不過,這可能只是個開始。“圖瓦盧將步瑙魯后塵”的猜測近日成為熱點話題。24日,同樣位于南太平洋、與臺灣有45年“邦誼”的圖瓦盧的財政部長對路透社表示,該國將在26日的選舉后重新審視和臺灣的“邦交”。評論稱,這是該國高官首次暗示可能“轉向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24日指出,現在還有極少數國家因為各種原因與臺灣地區維持著所謂“邦交”關系。這種做法不僅違背自身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違背聯大2758號決議,也構成了對中國國家主權的侵害,遲早要加以糾正。中方敦促這些國家認清時代潮流,把握歷史機遇,履行國際法義務,與國際社會站在一起,向歷史正確看齊。友好不分先后,中方愿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開啟與這些國家關系新的篇章。
183 VS 12
24日上午,王毅在北京同瑙魯外長安格明舉行會談并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瑙魯共和國關于恢復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兩國決定即日起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將盡早互派大使,并為互設使館等提供一切必要協助。
“我們即將開啟中瑙關系新的篇章,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必將載入史冊。”王毅在會談中說,瑙魯政府從國家長遠發展和人民根本利益出發,作出承認一個中國原則、與臺灣地區“斷交”,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的政治決斷,選擇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瑙魯議會全票通過決議,支持這一決定,充分代表了瑙魯民眾的意愿。中方對此表示歡迎和贊賞。
1月15日,瑙魯政府正式對外宣布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臺灣當局斷絕所謂“外交關系”,愿同中國恢復外交關系。之后,臺當局所謂的“邦交國”僅剩余12個,其中3個(圖瓦盧、帕勞和馬紹爾群島)位于南太平洋地區。公開資料顯示,自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已有10個國家與民進黨當局“斷交”。
“中國言必信、行必果,已贏得了瑙魯人民的心。瑙中復交必將使兩國友好的涓涓細流持續匯聚成廣闊海洋。瑙魯欽佩中國非凡發展成就和為全球增長所作重大貢獻,堅信瑙中關系前景廣闊,未來可期。”安格明說,瑙魯尋求同中國復交,得到瑙魯議會全票通過,全體成員起立表達支持。這充分證明,這一決策是正確的,是得人心的,符合瑙魯的根本利益。瑙魯將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將其放在對外政策的優先位置。
王毅和安格明24日共同會見記者時指出,中國和瑙魯雖然地理上遠隔重洋,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同為發展中國家,雙方都面臨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實現現代化的共同任務。同為“全球南方”成員,雙方在捍衛自身主權獨立,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方面擁有共同意愿。這些是讓兩國彼此走近的根本邏輯,也必然帶來廣闊的合作前景。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研究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鄭劍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體量上看,瑙魯是一個小國,而一個小國也能頂著外部壓力作出與中國復交的決定,這當然會讓民進黨當局更加惶恐“下一只靴子將何時落地”。中瑙復交也再次向民進黨當局釋出信號:如再一意孤行鼓吹“臺獨”,下一個“斷交國”只會更快出現。
圖瓦盧26日后或“轉向”?
臺灣外事部門24日反應強烈,發表聲明指責瑙魯政府“罔顧臺灣長年提供的發展援助與情誼”,其“至感痛心與遺憾”。
華東師范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弘表示,長期以來,臺當局用“金元外交”拉攏其所謂“邦交國”。據英國《衛報》此前報道,臺當局曾每月向瑙魯政府的部長及議員們各支付數千美元的“津貼”,以換取維持“邦交”。“但很多原則和國際共識,是用錢買不到的。”陳弘說,瑙魯同中國復交,既是政治上的順勢而為,也是發展經濟的務實和戰略選擇。瑙魯人口不多,同中國建立長期、建設性、可持續的合作,對其來說至關重要。
就在中瑙復交之時,另一個南太島國圖瓦盧或將與臺當局“斷交”的風聲越傳越大。據路透社24日報道,圖瓦盧財政部長塞維·潘恩紐對該媒體表示,該國將在議會選舉后重新審視與臺當局的“外交關系”,希望國際社會為該國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提供更多財政支持。報道稱,人口約1.2萬的圖瓦盧將于26日舉行大選,圖瓦盧沒有任何政黨,選民將在8個區中各選出兩名代表。鑒于潘恩紐所在的選區只有兩名議員候選人,這代表他幾乎肯定會在新國會中取得一席。
臺外事部門24日辯解稱,這是潘恩紐為了競選連任而提出的個人政治主張,不代表圖瓦盧的官方立場。據路透社報道,圖瓦盧總理納塔諾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專家:將對南太地區產生“示范效應”
“雖然‘外交部’否認,但臺灣的外交處境確實愈來愈艱難”,臺灣《中國時報》的社論稱。臺“國防安全研究院”網絡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章榮明對媒體稱,一旦圖瓦盧再被大陸拿下,美國的島鏈防御概念可能遭到突破,對美國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因此他相信“美澳等國家一定會出手干預,避免發生連鎖反應”。
圖瓦盧與澳大利亞簽署有防衛安全協議,這也是該國大選后將討論的主要議題。據彭博社報道,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2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澳大利亞不會干涉圖瓦盧的外交政策,這是這個太平洋國家自己的事。
“中瑙復交將為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全面合作進一步開拓空間,夯實基礎。”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研究員、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于鐳24日表示,最近十年來,瑙魯經濟發展下行,財政困難。未來該國的經濟發展或將主要依靠旅游業,而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是基礎設施和海外游客。在這兩方面,預計中瑙將加強合作。近年來,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太平洋島國地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中國的幫助下,巴新、瓦努阿圖、所羅門群島等太平洋島國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提升,經濟增長和就業率也有所改善,相信這一情況對瑙魯也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前,瑙魯政府曾派專員到所羅門群島考察中國援建的基建設施,中瑙建交也可以為瑙魯人民提供更長遠的發展機遇和戰略空間。
陳弘表示,瑙魯與中國復交、圖瓦盧可能調整外交政策,反映出臺當局當前面臨的困境與現實:在過去一些年里,臺當局尚有能力對一些國家施加“影響力”,但隨著中國的崛起,臺當局對這些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日益衰微。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更多國家會作出正確的選擇,而臺當局所謂的“邦交國”將會被“清零”。尤其是近年來,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成果豐碩,受到當地社會普遍歡迎,在此背景下,太平洋國家當然更會審時度勢作出理性判斷。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