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1月25日,蘋果公司官網宣布,為遵循歐盟《數字市場法案》(DMA),將在歐盟地區對iOS系統、Safari瀏覽器和App Store實施重大更新。
具體來說,這次改革將首次允許客戶從蘋果應用商店以外下載軟件。人們還將能夠使用其他的支付系統,并且更容易地選擇新的默認網絡瀏覽器。此外,歐盟地區iOSApp將為開發者降低手續費(抽成比例),從原先的30%降至17%,或從折扣后的15%降至10%。而在降低手續費的基礎上,蘋果將額外收取支付處理使用費和核心技術使用費。
歐盟用戶可通過第三方下載應用
30%的“蘋果稅”也下調了
蘋果此次改革中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將首次允許用戶在不使用App Store的情況下將軟件下載到iPhone上。不過蘋果也強調,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并不代表完全放棄安全,依然會把控應用分發,審查所有應用程序。
在歐盟地區,蘋果將推出新的控制選項,使用戶能夠選擇默認使用第三方非接觸支付app或替代app市場。不過對于使用替代支付處理方式的app,蘋果無法提供退款,在顧客遭遇問題或欺詐時提供支持的能力也將受限。
iOS用戶現在就可以將第三方網絡瀏覽器(而非Safari瀏覽器)設為默認瀏覽器。按照《數字市場法》(DMA) 的規定,Apple 還將推出新的選擇界面,用戶在 iOS 17.4 或后續版本中首次打開 Safari 瀏覽器時將顯示新的可選界面。這個界面將提示歐盟用戶從選項列表中選擇默認瀏覽器。
此外,新的改革摒棄了自2008年蘋果應用商店推出以來,蘋果對開發者征收的最高30%傭金。現在他們在應用銷售中僅需向蘋果公司支付17%的傭金,并且在一年之后,對于大多數開發者和訂閱者,傭金比例下降至10%。蘋果公司未在歐盟以外的地區修改其傭金結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降費的同時,蘋果引入了兩項額外的費用。一是對使用蘋果內購系統的應用征收3%的支付處理費,二是對安裝數超過100萬次的軟件,每個App應用征收0.50歐元的安裝費,無論是通過蘋果商店還是第三方安裝,這個費用都適用。此舉也意味著在蘋果應用商店外銷售的App應用不需要支付其他傭金,只需支付0.50歐元的費用。
蘋果也會向美國、日本低頭?
愛買蘋果的中國市場“無福享受”
AppStore向來收取開發者銷售額高達30%的手續費,成為公司軟件服務業務的關鍵組成部分。根據瑞銀集團此前的預測,AppStore貢獻了蘋果服務業務四分之一的營收;按照蘋果去年11月公布的、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2023財年第四財季業績計算,服務業務季度營收213.5億美元,意味著該季度AppStore獲得的營收約為50億美元。
此前,歐盟在2022年通過了《數字市場法》,旨在遏制科技公司的所謂反競爭行為。雖然《數字市場法》也適用于谷歌,但與蘋果公司的iOS設備不同,谷歌的安卓系統手機允許用戶在Google Play商店之外安裝應用程序,因此谷歌本身已經符合上述法律的這一要素。
這不是蘋果公司第一次向歐盟妥協。歐盟于2022年10月通過了一項法案,法案規定,歐盟區域內所有手機、平板電腦和相機的通用充電端口將自2024年12月開始采用通用的USB Type-C接口。2023年9月,蘋果公司在新品發布會上已經宣布,iPhone15手機已全部改用USB Type-C接口。
歐盟區有了特供版應用商店后,消費電子領域的資深作家克里斯·史密斯評論稱,歐盟可能是第一個對iPhone開放側載的,但它不會是最后一個。日本和美國正在考慮類似的立法。“如果蘋果正在準備的歐盟應用商店版本最終將在全球范圍內推出,我不會感到驚訝。” 據媒體報道稱,日本正在制定相關法規,要求蘋果、谷歌等科技巨頭允許第三方應用商店在其移動操作系統上進行支付,以遏制它們濫用其在日本市場的主導地位。
不過中國區暫時不會出現類似情況。中國區的蘋果應用商店一位技術顧問回應稱,目前不存在這種情況,“一切以官網為準。”值得注意的是,IDC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蘋果以17.3%的市場份額取代Vivo,首次成為國內市場全年出貨量第一。
(稿件來源:每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