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安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推動特大城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扎實抓好“三個年”活動和八個方面重點工作,全市經濟呈現穩中有進、持續向好態勢,產業優勢持續鞏固,市場需求加快恢復,城市動能不斷增強,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經濟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2010.7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25.20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4146.92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增加值7538.64億元,增長4.7%。
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6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6%。糧食總產量140.43萬噸,連續四年穩定在140萬噸以上。蔬菜產量374.76萬噸,增長2.7%。園林水果產量105.03萬噸,增長0.6%。肉類產量5.16萬噸,增長1.2%,其中,豬肉產量3.78萬噸,增長1.8%。禽蛋產量4.88萬噸,增長3.4%。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0%,高于全國、全省4.4和4.0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6.2%,其中,六大支柱產業總產值增長10.1%。各經濟類型同步并進,國有企業總產值增長8.7%,集體企業增長2.8%,股份制企業增長5.7%,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8%。主導產業聚集效應顯現,汽車制造業總產值增長32.4%,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制造業增長30.0%,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23.6%。代表創新驅動的優勢產品潛能激發,新能源汽車產量98.38萬輛,比上年增長25.9%,占全國的10.4%;太陽能電池5067.88萬千瓦,增長1.6倍,占全國的9.4%;充電樁、集成電路、民用無人機分別增長1.2倍、12.6%和14.3%。
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7%。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5%。現代服務業持續向好,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2.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6.1%,其中,會議、展覽及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3.7%。接觸型服務業恢復向好,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增長14.0%,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22.7%,游覽景區管理業營業收入增長17.1%,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業、電影放映業營業收入成倍增長。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11.60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619.34億元,增長4.4%。限額以上單位中,商品零售2465.22億元,增長2.8%;餐飲收入154.12億元,增長38.0%。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等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1.4%、13.7%和5.5%。百貨店、購物中心、品牌專賣店等有實體店鋪企業零售額分別增長19.7%、34.1%和32.6%。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6.8%,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增長27.5%。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0.1%。制造業投資增長8.5%,其中,汽車制造業投資增長53.1%,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投資增長9.2%;制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4.0%。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4.0%,其中,航空運輸業投資增長47.1%。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1.3%。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16.3%。民間投資下降15.3%。
全市建筑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9.6%,資質以上總專包建筑業企業數增長12.4%,簽訂合同額增長11.3%,其中,本年新簽合同額增長11.0%。
全市實現進出口總值3597.59億元,比上年下降17.4%。其中,出口總值2334.00億元,下降14.7%;進口總值1263.60億元,下降22.1%。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16.4%,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31.2%,比上年提高9.0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0.7%,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39.1%,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占比64.3%,電動載人汽車進出口增長11.5倍。
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4129.3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4%;較年初新增2366.21億元,同比少增886.87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35528.47億元,增長9.6%;較年初新增3098.12億元,同比多增220.89億元。制造業中長期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34.6%,普惠型小微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24.0%。
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快速恢復,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4%。全年實現客運量1.52億人次,增長148.6%。其中,鐵路旅客發送量增長173.4%,民航旅客吞吐量增長205.1%。貨運量2.97億噸,增長10.9%。其中,公路貨運量增長11.1%,民航貨物吞吐量增長28.8%。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5351列,貨運量增長12.9%。郵政行業快遞業務量(不含郵政公司包裹業務)9.64億件,增長24.1%。
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178元,比上年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6元,增長8.4%。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58:1,比上年縮小0.07。加大民生保障投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教育領域支出增長7.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5.5%。
附注:
1.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分類項目增加值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均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糧食、畜禽、居民收入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進出口數據來源于關中海關,金融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陜西省分行營業管理部,交通數據來源于西安市交通運輸局,快遞數據來源于西安市郵政管理局。
來源:西安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