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資金流入正在減少。《日本經濟新聞》1月29日匯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報道稱,受西方貨幣緊縮政策影響,2023年全球融資環(huán)境惡化,新興企業(yè)增長面臨逆風。
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IPO的資金流入約為1117億美元,較2022年減少27%,連續(xù)第二年出現同比下降的情況,與過去10年中最高的2021年(約4100億美元)相比減少了約70%,創(chuàng)過去10年來新低。《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公募下降19%至851億美元,投資者買入大股東持股的募資下降43%至266億美元,IPO企業(yè)數量也減少6%至1299家。投資者對新興企業(yè)的投資熱情較低。
在《2023年全球IPO觀察和2024年展望》中,普華永道稱,2023年是全球IPO平靜的一年。美國和歐洲的IPO數量非常低,歐洲市場沒有國家躋身全球前10名。亞洲是唯一一個收益與2019年基本一致的地區(qū),其他地區(qū)均低于這一水平,其中中國最為活躍。此外,中東、印度、印度尼西亞2023年IPO發(fā)行量也很強勁。從行業(yè)來看,科技行業(yè)一直是IPO募資最多的行業(yè),帶來了2023年最大的IPO,其后是醫(yī)療保健行業(yè)、金融行業(yè)。
2021年,各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投資者更容易籌集資金,導致IPO資金流入激增。2022年以后,由于美聯儲等央行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投資者調整投資組合,資金遠離IPO。安永稱,自2022年以來,美國和歐洲均已加息10次或以上,導致較大成熟市場的IPO數量下降。
2023年9月上市的一大批企業(yè)在上市后表現不佳。《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美國醫(yī)療行業(yè)人工智能公司Olive等上市公司甚至出現了因業(yè)績惡化而破產的局面。安永分析稱,這反映出發(fā)行人和投資者之間的估值預期持續(xù)不匹配,促使一些IPO候選人考慮推遲他們的計劃。此外,地緣政治事件的不確定性進一步令企業(yè)沮喪。那些選擇上市的公司正在謹慎行事,仔細審查市場信號,并可能推遲發(fā)行。
新加坡《商業(yè)時報》報道稱,2023年的IPO活動處于低水平,包括美國芯片制造商Arm在內的一些公司上市后股價下跌。不過,在美聯儲暗示他們將開始扭轉利率上升的趨勢后,新的一年有望迎來IPO復蘇。
“2024年IPO市場將比今年好得多,我的直覺告訴我,今年IPO的數量和準入機會都會有所進步。”高盛股權資本市場 (ECM)全球主管丹尼爾說,但2024年離2021年IPO最火熱的時候仍有一定距離。
銀行家警告稱,2024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可能會限制企業(yè)在今年下半年進入資本市場的時間。市場需要在新的一年里看到一些成功的IPO,然后才會有更多的公司加入。
(來源:環(huán)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