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科托努港口5號碼頭項目,是由中國港灣承建的EPC總承包項目。項目主要包括碼頭岸線總長550米的2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南防波堤延長段350米,東護岸891米,21萬平方米陸域形成及地基處理、191萬方港池疏浚和舊堤拆除等內容。項目竣工后,將極大提升港口的吞吐量,有力拉動當地貿易和經濟的增長,惠及貝寧國家大計和百姓生活。日前,筆者赴項目現場采訪,實地經歷和感受中國建設者無私奉獻,為當地認真擴建港口新碼頭的場景。
終于啃下硬骨頭
暮色茫茫,天色漸亮。清晨的6點,季風期的大西洋幾內亞灣依舊不平靜,朦朧中暗潮涌動,不斷地撕扯著夜暮,東方海天相接之處,隱約看到了朝陽從海平面上冒出了頭。
這時,一艘交通艇緩緩靠向新建的臨時碼頭,有兩撥人群交錯著,其中一撥是身披夜暮返航的,另一撥是迎著朝陽登船的,熙熙攘攘,交相打著招呼,白班插板機手袁建對著夜班機手符昌榮說道:“老符,夜班打多少啊?”,“我們夜班可是打了39根啊,白班的兄弟們你們可要加油啊”,“你們辛苦了,去休息吧,交給我們吧,今天一定要把東護岸首個主體節點剩余的45根‘啃’下來”,“對,相信你們,我們已經看到了希望”,邊說邊走,袁建急匆匆的帶著白班小隊已經跨上了交通艇,高喊一聲“fifty-one”。
不負眾望,傍晚18時45分,隨著聽到插板平臺上的一陣歡呼聲,意味著東護岸銜接段順利完成了。貝寧科托努5號碼頭項目團隊歷經6個多月,全員上下齊心,攻堅克難,逐個攻破技術壁壘,看穿變化多端的風雨浪潮,迭代更新設備,走出了項目堅實的一步。
施工經理王兆巖感慨道:“終于啃下東護岸這個硬骨頭了,后續便是打開工作局面,推動項目施工高峰了。”
科技創新助推項目高質量發展
在無掩護海域,并受幾內亞灣長周期波影響的條件下,可作業天數受限,還面臨著地質突變大、硬殼層及腐木層強度較高等施工困難,對施工安全和質量控制非常不利。水上PVD(排水板)施工工藝一直困擾著國際工程行業,特別是地質突變,存在硬夾層的案例,幾乎無可供參考的項目經驗,而這些在本項目均無一例外的“遭遇”到了。
經過系統化整理國內外水上PVD施工設備和方法,項目部自主創新,研發了一種駁船配雙線排水板(PVD)施打平臺系統,其設計理念既能克服長周期波大涌浪對水上PVD施工的影響,同時其配備的高功率液壓振動錘將導管帶著PVD打入到設計深度,通過脫靴使PVD留在土體內部。
PVD施打前期,施工主管鄧集波在不斷地試驗性施工中發現,常規的一次性樁靴在施打過程中遇到硬殼層時非常容易被損壞,導致堵管且留帶率低,他不斷總結經驗后想到:“如果樁靴是硬且尖銳,且能夠重復利用的話,是否可以解決材料浪費的問題,還能通過尖銳的一端配合加大激振力的振動錘,既可擊破硬殼層并且還大大提高留帶率?”
想到這里,他說干就干,以身作則調動施工團隊,無論是屬地工人還是現場操作手都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多次嘗試利用施工廢料組裝鋼板、卸扣、鐵鏈等,終于制作出了一種用于PVD插打的可重復使用樁靴,并歷經多代升級,安裝了創新的樁靴后,再配合3代新型振動錘,順利擊穿硬夾層,水上PVD施工工效大幅提升,獲得項目業主的高度認可,在國際咨工的見證下,證明創新是建設團隊在面對艱難復雜的環境下唯一的選擇,也是最可行的選擇。
項目以駁船配雙線排水板(PVD)施打平臺系統為依托,已獲得一種駁船配雙線排水板施打平臺系統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并成功申請了一種駁船配雙線排水板施打平臺系統及施工方法,一種土工布水下攤鋪設備,一種可變式聯系橋及水上作業平臺等多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不僅驗證了項目自主研發的海上插板平臺在惡劣海況及復雜地質條件下施工的可行性,更彰顯出項目團隊攻堅克難、科技創新的能力,助推項目高質量發展。
實干方能累碩果
項目部的計劃主管卓爾款是一個行業“小白”,編制進度計劃過程中發現項目履約關鍵節點在于水上PVD施工,為熟悉施工工藝,系統摸排每一項施工步驟,主動請纓擔任該分項的技術員,駐守海上施工現場,在保證安全質量要求的情況下,真抓實干每一項施工環節。
水上PVD施工團隊人員參雜不齊,中國的操作手和屬地工人溝通不便,為了穩定高效,他優化了各環節步驟,確保同步且流水施工,杜絕每一位工人卡殼和拖沓。插板機機手老符經常說:“我現在一個眼神,當地工人就知道該干什么了,以前喊磨破嘴皮子都不清楚。”
每一項環節,乃至每一個動作的銜接都在影響著整體施工效率,受繁瑣的步驟及環節不銜接的影響,原本一根PVD需要10分鐘完成,工作8小時僅完成48根,而每一環節優化后,僅需要5-6分鐘,在8小時工作時間內就能多完成20-30根。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步驟、優化工序,才能確保項目的總體工期進度,他堅信“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正在用行動詮釋著實干累碩果的含義。
踔厲奮發征新程
去年12月28日,上午10許,隨著插板平臺起重指揮手老肖劃破長空的一聲:“一號、二號勾起吊!”東護岸PVD施工落下帷幕,卻也象征著南防波PVD的新征程開啟。
粵工駁51的船長張星星起錨的時候說:“9個月的日夜兼程,駁船陪著水上插板平臺經過了無數的風浪,我們現在要去的是更大風浪、更遠離護岸的海域施工,其中有多少艱難險阻目前尚不可知,但是我堅信我們會按時按質完工的!”
此時正在港內8號泊位的第二臺水上插板平臺靜靜瞭望著防波堤,那是它幾天之后即將奔赴的戰場,屆時將開啟雙臺水上插板平臺雙班的水上PVD施工。經過第一臺水上插板平臺的經驗作為基石,第二臺已然是進階版。
機務部長羅宇建說:“一路看著這水上插板平臺的一步步升級歷程,第二臺新機已經全面升級,我堅信到時候能打到‘飛’起。”經理助理兼工程部長李洪剛應道:“光看琳瑯滿目的樁靴,都可以做一次專題科技展覽了,經此‘一役’,項目兄弟們更具粘聚力和戰斗力了,項目任務盡管重而道遠,但我們堅信都能一一攻克。”(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