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在廈門海關監管下,滿載1100標箱的“海豐四日市”號貨輪緩緩駛離廈門海天碼頭。至此,從廈門港始發的“絲路海運”航線累計開行正式突破1萬艘次,完成集裝箱吞吐量達1116萬標箱。
海關關員正在現場監管將搭乘“絲路海運”航線的出口貨物
據悉,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節點港口,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四大國際航運中心之一,廈門港的“朋友圈”已不斷擴大。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港158條外貿航線通達57個國家和地區的152個港口,其中,“絲路海運”航線59條,途經28個國家86個港口。
“隨著口岸通關環境的提升,廈門‘海絲’戰略支點城市的優勢已日益凸顯,小到茶葉、衣服鞋帽,大到汽車、機械,越來越多本土及周邊地區產品選擇廈門港出口。”福建絲路海運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絲路海運”航線構建了高效的海上運輸網絡,有效助推廈門港吸引優勢資源集聚,進一步提升城市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為充分發揮“絲路海運”優勢,為企業拓寬“出海”通道,廈門海關重點聚焦廈門的戰略定位和產業特點,大力推廣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出口貨物“抵港直裝”等模式,全力推動智慧海關建設與“一帶一路”有機融合,在助力口岸通關現代化、便利化,以及持續提升港口營商環境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廈門港國際樞紐服務功能。
(來源:金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