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多家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紛紛推出“春節檔”理財產品及理財攻略。經梳理發現,銀行近期主要推薦的產品多為現金管理類產品和中短期固收類理財產品。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上述類型理財產品具有風險等級較低、收益相對較好的特點,春節假期結束后可以靈活地申贖,能夠滿足投資者節假日理財和年終獎理財的需求。商業銀行也可借此抓住春節營銷窗口期,最大限度地拓展相應客戶。
具體來看,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2024年以來共計有7只春節專屬主題理財產品處于已售或預售的狀態。例如,上海農商銀行鑫安利封閉式24016期(春節特別款)人民幣理財產品已在1月29日發行,募集截止日期為2月6日。新疆銀行的金胡楊封閉凈值型理財第175期(春節專享)理財產品將在2月2日至2月6日發售。
從理財產品投資性質看,上述產品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在業績比較基準方面,大多產品在3.2%至4.6%之間。據了解,通常情況下,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要略高于同期發售的同類理財產品,不過,在理財產品全面凈值化的環境下,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并不代表實際收益率。
同時,低波穩健理財或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成為近期銀行、理財子公司春節主打產品。例如,渝農商理財在1月30日于微信公眾號發布新春爆款產品相關內容,為迎新春該行力推一款在2月1日發售的低波穩健理財產品,并表示額度有限,該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年化)為3.75%。
經梳理發現,今年新春產品多以“穩”為主要特征,主打短期、靈活性強、穩健。多家銀行推薦的“春節專屬”類理財產品多為中短期固定收益類和現金管理類。風險等級主要以中低風險(R2)和低風險(R1)為主。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銀行及理財子公司主推此類產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從需求角度來看,春節期間,部分投資者存在閑置資金,理財需求較高。理財公司推出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可以吸引這些投資者將閑置資金投入理財市場,并獲取一定收益。從供給端來看,第一,這些產品能夠保障投資者收益,降低投資風險。同時,流動性較強,不會長時間占用閑置資金。第二,春節期間,推出這類產品有利于吸引客戶,提升市場份額。
杜陽建議,投資者購買春節專屬理財產品時,一是應充分了解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等級,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二是春節專屬理財產品往往投資期限較短,投資者需根據資金安排和需求來選擇合適的產品。三是購買理財產品前,投資者應認真了解產品的相關信息,如費用、收益分配、投資限制等。四是應客觀評估自己的投資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五是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風,以免給自己造成損失。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