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2月22日,全球產能最大的煤制乙二醇項目——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18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累計生產乙二醇180萬噸,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達標達效目標。
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示范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在建煤化工項目,由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規劃、建設、運營,乙二醇裝置是一階段建設內容之一。2022年10月,乙二醇裝置一次打通全流程并產出聚酯級乙二醇產品,同年11月28日實現滿負荷運行,2023年11月3日通過性能考核全面轉入生產階段。該項目創造了煤制乙二醇裝置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達產達標用時最短、首次投料開車連續運行時間最長等多項紀錄。
筑牢安全堤壩 完成“管”與“安”的自我革新
項目建設以來,榆林化學在不斷發展和完善“隱患就是事故、違章就是事故、生產波動也是事故、管理不到位更是事故”的大安全管理理念,持續深化“1+5+N”安全管理模式,不斷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提升公司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加快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推動安全標準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實現了風險管控向事前預防轉型,全力打造二級安全標準化企業。持續開展“248”隱患排查、“安全日”周檢、月度綜合檢查、六人專班檢查、夜間作業檢查、重大事故隱患排查等清單式檢查,累計查改問題2萬余條,通報安全管理事件326起,考核管理人員47人次,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日趨牢固。
拓寬經營賽道 激發“降”與“增”的一池春水
榆林化學人充分認識到,激發“降本增效”新動能,推動“企業管理”穩增長,就要讓內部資源“活”起來。2023年以來,榆林化學以陜煤集團“八個聚焦”為目標導向,聚焦18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安穩長滿環優”高質量運行,圍繞生產管理、原輔料消耗、固廢處理、備品備件管理、財務管理等重點領域,狠抓生產經營提質增效,嚴控非生產性費用支出,持續做好降本增效“大文章”。
首先,強化工藝設備管理。公司以“余熱余汽回收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智慧能源系統”為核心,配置4組50MW發電機組,全年發電自給率達85%以上,年節約用電成本約5億元。
其次,搶抓政策窗口機遇。180項目銀團貸款利率由4.3%降至3.6%,年節約資金成本超9200萬元。同時,公司積極爭取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協調辦理進口技術稅費減免,2023年節約稅費近1000萬元。
第三,優化內部資源配置。液氮實現廠內轉送,較以往采購及運輸費用降低78.44%,年節成本600萬元。
撬動數智杠桿 實現“智”與“創”的升級迭代
榆林化學在數字化賦能方面超前布局,搶“鮮”一步,在180萬噸/年乙二醇項目建設之初就將數字化交付貫穿全過程,進而實現數字化賦能生產,最終達到高效、安全、全過程智能管控。
項目創新采用具備預測控制技術功能的先進系統(APC),該技術依托“模型預測、反饋校正、滾動優化”控制算法,實現“走一步、看幾步”,進而達到氣化、凈化、乙二醇等生產裝置均可交由系統自動控制,最終實現裝置平穩運行和精細化控制。
公司通過對先進控制系統APC及PID回路的整定,各生產裝置整體自控率提升至90%以上。生產報警中心實現了異常報警短信推送,儲運物流系統打通了線上與現場之間的全流程物流數據鏈路,實現了信息在不同系統之間的自由流動。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如今,安全環保走在前沿、180項目達標達效、數字化建設如火如荼的榆林化學特色名片已領跑化工行業……榆林化學,正在邁進新一輪奔騰激蕩的發展熱潮。
來源:中化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