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發展階段,站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時代潮頭,西安高新區 “四個高新”穩步布局,穩經濟、促產業、順民意、惠民生,取得了矚目成就。
厚積發展實力
經濟體量實現接連跨越
從制造業千億企業“零”的突破到大企業規模躍升,從“雙中心”建設啟動到支柱產業倍增,西安高新區一張藍圖繪到底,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連年躍升,“四個高新”戰略實施以來,保持了高基數下的高增長,GDP三年凈增1000億元以上,綜合實力穩居國家高新區前列。
數據不斷更新的背后,“實力高新”高質量發展動能源源不斷。西安高新區持續深耕本土市場,三年來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約1400億元,全部達產后將釋放產能2500億元,有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汽車生產線
2024年是“四個高新”高質量建設年,西安高新區將聚焦“產業前沿”,全力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升級版,著力穩增長、擴投資、優結構,在企業外引內培、產業體系建立和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發力,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全面推動“實力高新”高質量建設邁出更大步伐。
培育創新生態
科技創新釋放強勁脈動
在人才、資本、技術等眾多資源要素的加持下,眾多“科創種苗”走出實驗室,實現了市場化,賦予了這片創新熱土更多的活力。
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聚焦國家重大戰略科技需求,西安高新區布局了以先進阿秒激光、高精度地基授時為代表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西電寬禁帶半導體國家工程中心、國家先進稀有金屬材料技術創新中心等為代表的高能級創新平臺,落地了首個陜西實驗室——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
同時,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揭榜掛帥”制度,推行“一院一所一校”成果轉化模式,落地“一院一所一校”科技成果500余個,推進科技成果加速走向市場。
無論是科技創新的“鋪天蓋地”,還是科技企業的“頂天立地”,都離不開“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持。西安高新區出臺“科創9條”“人才10條”“上市10條”等優惠政策,2023年兌現“科創九條”政策資金4.7億元。推進實施科創企業“育小、登高、升規、晉位、上市”五培工程,構建形成了“引導基金+子基金+市場化基金”體系,三年來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570家,年均技術合同交易額超過1100億元。
優化空間布局
推動品質建設成果共享
西安高新區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治理水平,雙城建設同步推進,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市品質全面提升。
西安高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表示,高新區加快推進重點片區高質量發展,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絲路創智谷已建成完工,21個商服、總部項目已開工建設,未來之瞳總部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區域城市界面、配套功能逐漸完善,城市功能品質顯著提升。
交通路網日漸完善
交通運輸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西安高新區持續加快絲路科學城“六橫六縱”、絲路軟件城“八橫八縱”主干路網建設,三年累計新建市政道路235條(段)、225.4公里,新增、優化公交線路20余條。
同時,西安高新區保障房項目主體完工9個,安置房項目主體完工23個,累計新建及提升綜合性公園11個、口袋公園67處,累計新建公共停車位10750個,區內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有力保障了城市高效安全運轉。
優化服務供給
人民群眾幸福成色更足
“幸福高新”建設啟動以來,西安高新區聚焦“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共實施7個方面行動、10件民生大事、90個建設項目,讓幸福生活更加可感可及。
學生參加自主實踐課
三年來,西安高新區共新建、改擴建學校20所,新打造優質學校44所,打造校企友好學校、特色學校50余所,已成為學生“盡”享成長的快樂地。
圍繞民有所居,居有所安,西安高新區堅持“辦實事、解難事”,啟動安置房和安置性商品房項目39個、人才保障房項目11個,建成安置房2.3萬余套,2萬余家庭實現了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住房保障加速提質。
與此同時,西安高新區聚焦就業、醫療、養老等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持續發力,先后舉辦“人才集市”“人才年”等招聘活動700余場,新增城鎮就業9.2萬人,建成醫療機構13家,建成養老服務院、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19個。此外,建成書香鎮街文化中心10個,開展各類實踐活動560余場,創建精神文明集體、文明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美麗庭院1600多個,群眾幸福感更足。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