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截至2023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全年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只,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理財產品投資者數量增至1.14億個,為投資者創造收益6981億元。
與2023年6月末的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相比,去年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規?;厣?.46萬億元。展望2024年,分析人士表示,在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理財產品的存款替代效應逐漸顯著,或帶來規模增長新機遇。
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為主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22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只,累計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25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共存續產品3.98萬只,較年初增加14.86%;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
分機構類型來看,截至2023年末,理財公司存續產品數量和金額均最多,存續產品只數1.94萬只,存續規模22.47萬億元,較年初上升1.01%,占全市場的比例達到83.85%。
分產品類型來看,截至2023年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5.82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6.34%,較年初增加1.84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存續規模為0.86萬億元,占比為3.21%,較年初減少1.89個百分點;權益類產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的存續規模相對較小,分別為0.08萬億元和0.04萬億元。
從產品投向來看,理財產品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為主,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余額分別為16.45萬億元、1.79萬億元、0.83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56.61%、6.16%、2.86%。
投資者數量增長較快
2023年,理財投資者數量維持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14億個,同比增長17.84%。其中,個人投資者數量新增1686.29萬個,機構投資者數量新增38.65萬個。
2023年,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穩健,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6981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1739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5242億元,同比增長0.85%。2023年各月度,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94%。
銷售渠道方面,2023年,理財公司不斷拓展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母行代銷金額占比持續下降。已開業的31家理財公司中,3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僅由母行代銷,28家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除母行代銷外,還打通了其他銀行的代銷渠道。此外,17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全年累計直銷金額0.26萬億元。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末,全市場有491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年初增加163家。
規模呈回升態勢
經梳理發現,與2023年6月末的存續規模25.34萬億元相比,2023年下半年銀行理財市場規?;厣?.46萬億元。
不過,這未能改變公募基金領先的優勢?;饦I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和2023年12月末,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分別為27.69萬億元和27.60萬億元。
展望2024年,廣發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劉郁表示,在銀行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理財產品的存款替代效應逐漸顯著,或帶來規模增長新機遇。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