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證監會召開了兩場座談會:一場是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投資價值專題座談會;另一場是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座談會。同時,多地近日組織專班調研走訪上市公司,助力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筆者認為,在著力穩市場、穩信心的當下,宜從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見真章、有實效。
首先,要摸清上市公司發展面臨的具體困難。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直接映射經濟涼熱與市場冷暖。當前,世界經濟已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復雜因素和不確定風險增多,上市公司發展不僅要直面老問題,而且要應對新挑戰。從共性上看,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較突出、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還需加強、營商環境尚待進一步優化等。從個性上看,處于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面臨的難點、痛點、堵點更是千差萬別。這些都需要通過深入細致的調研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形成系統化的、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逐步解決。解決上市公司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必將有利于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夯實經濟轉型升級的基礎。
其次,上市公司要聚焦主業提升發展質效,增強抗風險能力。良好的業績是上市公司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之基。從近年來暴露風險的上市公司來看,過度多元化、金融化導致其主營業務萎縮,最終因經濟周期變化或市場競爭加劇而陷入危局。而績優公司大多是長期深耕某個行業、主營業務突出、產品競爭力強的公司。監管部門也強調,堅持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對于主業突出、競爭能力強的頭部企業,進一步支持其做優做強。上市公司發展的真本領提高了,必將有利于增強宏觀經濟運行的內在動力,提升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
最后,要堅持以投資者為本,推進上市公司增加對股東真金白銀的回報。只有投資者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才能有牢固的根基。上市公司要強化公司治理,增強回報投資者的意識,實施科學合理的分紅計劃。監管部門明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質量評價標準,突出回報要求,大力推進上市公司通過回購注銷、加大分紅等方式,更好回報投資者。對于具備條件但不實施分紅的公司,監管部門將加強披露要求等制度約束督促分紅,并對財務投資較多但分紅水平偏低的公司進行重點關注,督促提高分紅水平,專注主業。對于欺詐發行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將堅決重拳打擊,讓其“傾家蕩產、牢底坐穿”。
綜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必須凝聚合力、久久為功。在各地密集調研走訪上市公司的過程中,我們期待上市公司面臨的實際難題得到緩解或根除,上市公司可獲得的政策紅利“應享盡享”,上市公司期盼的改革舉措“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底氣越來越足。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