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楊凌農業跨境合作綜合服務有限公司迎來了幾位西安客戶。作為楊凌首家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楊凌農業跨境合作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成立僅一個月,就吸引到周邊外貿企業的關注。
“西安來的這些客戶主要做農產品進口業務,這次來是希望在進口飼料方面達成合作。客戶之所以主動來談合作,是因為楊凌農業企業眾多,下游市場空間廣闊,另外也是看中我們平臺在進口環節提供的‘一攬子’服務。”楊凌農業跨境合作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文博說。
全省“三個年”活動開展以來,楊凌示范區持續推進自貿區及綜保區制度創新和管理模式創新,推進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在楊凌落地生根,并釋放平臺疊加優勢,全力將楊凌打造成陜西乃至全國農業對外開放和產能合作的重要“窗口”。
楊凌農業跨境合作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楊凌擦亮農業對外開放“窗口”的重要舉措。該公司去年12月28日揭牌,致力于為外貿企業提供報關、報檢、融資、退稅、物流、風險防控、法律咨詢等一站式服務,為外貿企業打通產業鏈堵點,連接供應鏈斷點。
“公司完成物流賬冊備案當天,我們的首單進口設備代理業務就成功落地了,這也是今年楊凌綜保區的第一票進口報關單,報關單編號為001。”喬文博說,“這單業務主要服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一個科研團隊,完成了一批移液器的進口。”
楊凌農業跨境合作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的成立意味著楊凌示范區外貿工作進入了新階段。這家由楊凌示范區國有企業與行業內領軍民營企業共同出資籌建的公司,正在動員所有員工全力開拓市場。
“我們公司剛成立,周邊的外貿企業對我們還不太了解,所以團隊成員非常拼,每天挨個拜訪區內的外貿企業,介紹我們提供的服務內容和優惠政策,同時了解企業需求,爭取達成合作。”喬文博說, “目前我們與陜西漢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達成初步協議,為他們進口用于圣誕樹等工藝品制作的原材料。”
“作為外貿進出口企業,我們能感受到楊凌農業跨境合作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員工隔一兩天就來一趟,將扶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和一些創新的做法整合成方案,與我們溝通。這能夠幫我們降低成本,保證企業所需原材料的品質與安全。”陜西漢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廠長邸豪說,“他們還主動幫助我們對接金融機構,提供形式多樣的金融服務,保障企業資金靈活性。”
“在‘自貿區+綜保區’的疊加優勢帶動下,去年楊凌示范區進出口貿易額突破10億元。目前,先正達、麥肯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落戶楊凌,全區外資企業總數達90余家。”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何玲說。
在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中,楊凌扎實做好面向上合組織國家的專項扶貧培訓,深化農業科技交流合作,在擴大農業對外開放中進一步凸顯基地帶動力和影響力。
“通過開展援外培訓,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越來越多的外國官員和技術人員‘遇見’楊凌,交流現代農業最新科技成果。去年我們面向40多個國家舉辦各類培訓16期。”楊凌示范區上合辦工作人員唐慶華說。
依托上合組織農業基地建設,楊凌全面擴大農業領域國際合作交流,促進我國與上合組織國家農業供應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目前,楊凌與超過40個國家開展了實質性的項目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