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榆林市緊緊圍繞“三個年”活動,積極改革創新,持續優化不動產登記營商環境,推行的“交地即交證”獲評第三批全國優化不動產登記領域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承擔的全省“一碼管地”試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順利通過試點驗收。
“窗口集成辦”持續拓展。在實現不動產登記與交易辦稅、個人土地價款評估繳納等事項“線上一網辦、線下一窗辦”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交易辦稅流程,并將水電氣暖過戶事項納入一窗受理范圍。推行不動產登記及交易辦稅、水電氣暖過戶一張表,由不動產登記機構綜合窗口統一收取材料,通過業務平臺線上提交相應單位,后臺分別辦理,登記機構統一反饋辦理結果,實現數據互通、材料共用,以數據跑路、業務集成代替群眾跑腿,做到群眾只跑一次即可辦理與不動產登記相關的近10種事項,相關事項“零材料”可辦。
“不見面網辦”成為常態。在將不動產登記窗口延伸至銀行、開發企業等服務對象一線,實現預告登記、抵押登記、轉移登記“網上不見面零跑腿辦”,所有登記事項全市通辦、只跑一次可辦的基礎上,對網上不動產登記平臺進行升級,聯合銀保監部門推行不動產抵押合同信息確認表,代替主債權合同及不動產抵押合同,一舉統一電子合同模板,大幅精簡收件材料;結合“一碼管地”試點,創新推出“選房授權碼”,一舉打破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共享、調用的法律障礙和技術瓶頸,并在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教育部門辦理子女入學房產信息核驗等近10種場景得到應用,不動產登記“網上不見面零跑腿”辦理率達到65%。
智能輔助跑出新速度。打通住房公積金管理平臺與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接口,實現數據互通、材料共用、結果互認;將不動產抵押登記受理前置到貸款審批環節,當事人只需在線完成一次身份確認、一次詢問確認、一次簽章確認,相關數據材料直接共享給不動產登記機構,由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全程智能輔助完成抵押登記、頒發電子證照,實現“零時差一次辦”;在不動產抵押登記受理、審核、登簿、頒證等法定環節,由業務平臺自助記錄榆林不動產登記“榆快登”服務形象,確保法定程序不缺失。
“辦證難”得到有效解決。按照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三年行動計劃,將2023年確定為“提升年”,并列入市政府公開承諾的民生十件實事之一,實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工作專班集中攻堅處理工作機制。針對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新情況,研究出臺第六版處理意見,提供有力政策支撐。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全市范圍內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線索2500多條,逐小區、逐項目排查梳理,逐級完善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發現問題不放過,絕不把歷史遺留問題再留給歷史,累計處理480個問題小區(項目),涉及房屋9.5萬套。下一步,榆林市將始終緊扣企業群眾需求,深化產權登記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來源:陜西發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