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是學到了很多,簽訂合同還要注意這么多問題,還有法官給我提的合法規范用工建議,真是太有用了……”近日,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農晨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紅娟對包聯法官余四清表達了感激之情。
2023年12月,張紅娟負責的合作社因訂立合同,需要法律服務和幫助,遂向丹鳳縣法院反饋了訴求。得知情況的包聯法官余四清第一時間深入企業,圍繞訂立買賣合同相關問題,現場解答疑問,并就合同法律風險,向企業作了詳細說明和善意提醒。
“法官包聯民企,一對一、點對點提供服務、紓困解難。作為資源綜合利用和新材料研發的科技型民營企業,我們看到了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市部署開展百名法官包聯百家民營企業‘雙百’活動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效。”1月19日,陜西中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飛鵬介紹說,有法院“護航”、法官“加持”,可以更好引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合理防范法律風險,使企業實現從“事后維權”到“事前預防”的轉變。
早在2023年4月13日,商洛中院就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向企業家代表發放《民營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手冊》,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案例》和《涉企執行十大案例》。同時,出臺《商洛市中級人民法院企業反映問題處理辦法(試行)》,要求全市法院干警按照有據可查、真正辦理、積極協調、有問必答的工作要求,高質量、高效率解決企業反映訴求。
“企有所呼,我有所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家遇到問題時向法官尋求幫助,已經逐步實現了常態化。”余四清坦言,在“依法尊商,友善護商”理念推動下,全市的法企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像張紅娟這樣向法院尋求幫助,得到法官解決并全流程以法治護航、規避企業法律風險的事例比比皆是。
“2023年,商洛法院共收到企業反映各類問題243件,法官通過解答咨詢、以案釋法、普法宣傳、訴前調解、聯系職能部門協助解決和發出司法建議等妥善化解處理。同時,對問題進行了梳理分析,建立登記冊并填寫企業反饋問題辦理詳情表,每一件都反饋給了相關企業,得到轄區企業一致好評。”商洛中院民事法官、“雙百”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林小平解釋道。
為確保“雙百”活動深入實施,商洛中院還出臺了《關于司法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十條措施”》制度20余項。積極完善以建立一個“職責”做好服務、完善一個“通道”化解矛盾、制定一個“辦法”研判問題、推出一個“措施”助力發展、確定一個“底線”嚴明紀律為內容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全市法院涉企訴訟服務體系,夯實了培育法治化營商環境沃土的根基,成為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的“指揮棒”。2023年以來,商洛市縣兩級法院領導帶頭送法進企,全市法院干警累計為轄區企業解難題、辦實事2500余件次,審結涉企糾紛5418件。
下一步,商洛法院將持續樹牢“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工作理念,圍繞企業反映問題,精準提供司法服務,切實幫助企業預防紓解發展經營過程中的法律風險,把司法服務保障做到企業家的心坎上。
來源:西北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