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證監會公布了“〔2024〕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改正,沒收業務收入5943396元,并處以罰款11886792元;對三名簽字注冊會計師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10萬元和6萬元罰款。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瑞華所在審計康得新2015年、2016年、2017年年度財務報表時,違反相關執業準則的規定,未能履行勤勉盡責義務,違反2005年證券法所述“證券服務機構未勤勉盡責,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行為。
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之一,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為上市公司等市場主體提供鑒證服務,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對市場主體的財務信息履行核查把關職責,在提高資本市場財務信息披露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然而,也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缺乏合規意識,在執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偏差,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事件,讓大家對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質量提出了不少質疑。
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結果終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據不完全統計,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情況,今年以來證監系統和交易所至少已經開具了46張罰單,涉及23家會計師事務所、98名從業人員。其中,年報審計成為違規重點區域。
時下正值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出于各種各樣的目的,部分公司可能操縱財務報表,那么,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這類公司的過程中,就要有效做好風險應對:一方面,要保持獨立性,認真履行審計程序,客觀、公正、審慎地發表審計意見,堅決對“購買”審計意見的行為說“不”;另一方面,要關注上市公司內控有效性,充分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財務報表粉飾風險。此外,要保持高度警惕性,有效識別、評估及應對因舞弊和錯誤導致的相關風險。
全面注冊制下,對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核查把關責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表示,對從事保薦承銷、審計會計、法律、評級等證券服務的中介機構“一案雙查”,警示資本市場“看門人”必須提高執業質量。
高質量執業是會計師事務所的“第一生命線”,是會計師事務所生存發展和樹立市場信譽的基礎。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始終把提高審計質量、有效防范風險擺在最突出、最緊要的位置,勤勉盡責、恪守職責,按照業務規則為證券交易及相關活動提供服務,把會計舞弊辨別出來,把虛增收入利潤的“水分”擠出來,把公司風險隱患充分揭示出來,切實發揮資本市場“看門人”的作用,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護航。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