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陸續有“惠民保”產品投保期延長。2月20日,調查發現,開年以來,已有超10款“惠民保”宣布延長參保期,包括“襄陽惠民保”“北京普惠健康保”、2024年“惠唐保”等。
對于“惠民保”參保時間延長的理由,從官方公告來看,此舉的原因多為“在投保結束之際收到消費者關于延時的反饋”“為滿足市民的參保需求”等。不過,業內專家指出,“惠民保”投保期的延長,與參保率不足也有一定的關系,對于運營方來說,除了投保期延長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產品定價、保障內容、服務質量等,以全面提升“惠民保”的吸引力和參保率。
多地延長“惠民保”繳費期
“惠民保”的保障時間多為一年,通常采取限時投保的方式,進入2024年,各地區“惠民保”參保期接近尾聲,但調查發現,多地的“惠民保”產品出現了延長參保繳費期的情況,總數超過10款,包括“北京普惠健康保”、2024年“惠唐保”“襄陽惠民保”等。
以“襄陽惠民保”為例,原定參保時間為2023年11月8日—12月31日,延長至2024年2月28日,并表示,2024年1月1日前參保的用戶,系統將于2024年1月出參保單;2024年1、2月參保的用戶,系統將統一在2024年3月出參保單。
對于延長參保期的原因,從官方公告來看,多被解釋為“為滿足市民的參保需求”“集中投保期間,市民多次反饋,希望能夠延長投保時間”“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繳費期延長影響參保”等。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惠民保”投保期延長可能與參保率不足有關。參保率不足、續保率下降也是“惠民保”普遍面臨的問題。參保率不足的話,延長投保期可以給更多人提供參保機會,從而提升參保率。
“惠民保”投保期延長,對參保人有哪些影響?從官方通報來看,均強調延時對產品的保費以及各項保障內容均無影響。延期后保障服務期更不會打折,享同等保障待遇。
可持續發展是關鍵
延長參保期背后,“惠民保”正在打響“獲客保衛戰”。參保率不足、續保率下降是“惠民保”普遍面臨的問題,《惠民保的內涵、現狀及可持續發展》指出,雖然“惠民保”總參保人數趨于穩定,但每年仍有20%—30%的人群退出。這需要共保體付出更多的成本獲取新客來彌補脫退人群,一旦政府機構或共保體失去熱情和動力,或者當地城市不再有新客戶給“惠民保”貢獻參保率,“惠民保”將面臨發展隱憂。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對于運營方來說,除了投保期延長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產品定價、保障內容、服務質量等,以全面提升“惠民保”的吸引力和參保率。
一直以來,關于“惠民保”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的討論就從未間斷過。有業內專家分析,“惠民保”經營的最大壓力來源于客戶的逆向選擇,只有參加的人足夠多才能減弱逆向選擇所帶來的影響。因此,維持較高的續保率才能保證業務經營的可持續性。
復旦大學發布的《2023惠民保健康發展十問十答報告》曾提到,“惠民保”可持續發展需要關注供需兩端的平衡,包括需求端參保人群結構的可持續性和供給端參與主體的可持續性。“惠民保”在主流險種之上,可進一步實現人群細分和險種創新,未來也可能出現依托“惠民保”基礎版疊加商業保險公司運營的升級版和多元化的版本選擇。
(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