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一些年輕人沒有選擇回家團聚、吃喝旅游,而是抓住時機擺攤、搞副業。在不少社交平臺,部分年輕人分享了自己春節搞副業的“戰果”,有的通過上門喂貓收入過萬,有的賣花燈日入上千……多樣的春節創收,點燃了不一樣的煙火氣。
上門喂養成新副業
今年春節,90后設計師小趙并沒有閑著。大年初一上午10點多,小趙就抵達了第一戶人家,熟練地穿戴手套、鞋套,為預約了上門喂養的客人打掃貓砂盆、給貓喂糧喂水、消毒,完成一系列工作后,小趙拍攝了相關照片發給客人。初一這天,小趙跑了34戶,一直到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家中。
“因為現在養寵家庭很多,有些年輕人過年回家不方便攜帶,1月開始,就陸續在接春節期間的訂單了。”小趙表示,上門喂養訂單數猛增是在臘月廿八到初六之間這9天,平均每天要去30家喂養,單價集中在30元至50元,算下來收入上萬元。
在行業里,人們把小趙這樣的人叫寵托師,大部分的寵托師都是年輕人在從事副業。今年春節上門喂養的寵托師收入過萬的不在少數。在上海的寵托師可樂說,春節期間上門喂養服務漲價了,單價在70至120元,有時候忙到都顧不上吃飯,整個春節收入達到1.7萬元。
有成都的寵托師卻表示,做這行太卷了,價格起不來,接的訂單也比較少,春節沒有掙到太多錢。
整個春節假期,小趙就休息了一天,但她認為,做寵托師對于自己的本職工作有很多啟發。“上門喂養算相對新的副業,在發展過程中會有一些行規慢慢形成,對于很多躍躍欲試想做這類兼職的人,要知道這行并沒有想象中輕松,更多要靠個人責任心來完成。”
“花燈”成元宵節熱門
除了上門喂養,春節期間年輕人熱衷的“搞錢”方式中,擺攤最受青睞,特別是元宵節來臨,彩燈成為他們的首選。
“最開始在所住小區賣花燈,一個也沒賣出去,然后去了商場門口找了一個好的位置,一下就賣出去了。”去年,冉冉發現身邊很多人都在擺攤,她也產生了興趣,為了避免和其他老手競爭,她自己在網上找原材料,設計花燈,提高擺攤的門檻。
春節前夕,在鄭州的冉冉就謀劃著去商都遺址公園擺攤賣花燈。她說,花燈是可以從元旦一直賣到元宵節的文創產品,晚上比較漂亮,很吸引人,也能賣個好價錢。春節冉冉只擺了4天攤,一共賣了200個花燈,除去成本,每天的收入在千元左右。
冉冉每天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的擺攤經歷,也有年輕人受到影響開始搞副業擺攤。元宵節快到了,他們找到冉冉備貨花燈,準備嘗試擺攤。
事實上,地攤花燈熱賣背后,最大的贏家莫過于浙江義烏批發市場,目前那邊還在放假,但線上的銷售已經開始。經查詢發現,多個商家的龍年花燈已經銷售超10萬個。
春節期間,在西安鐘樓、成都文殊院等地,還有許多年輕人拿出拍立得擺攤,一張10元的照片為游客定格美好;也有年輕人在文創街上擺攤賣手寫書法書簽,吸引許多游客駐足。如今,年輕人在大大小小的攤位上實現著自己的小理想,這不僅是他們的低成本創業,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來源: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