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非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中的亮點。商務部數據顯示,非洲是中國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場,中國企業累計在非簽署承包工程合同額超700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超4000億美元,在交通、能源、電力、住房和民生等領域實施了一批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項目。
在持續升級基礎設施合作“硬實力”的同時,服務保障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軟實力”也在不斷夯實。分析稱,當前中非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引領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未來中國應積極推動中非合作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對接,以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內生動力,確保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打造南南合作典范。
基建合作持續升級
位于西非幾內亞灣畔的拉各斯被視為尼日利亞乃至西非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但基礎設施滯后一度阻礙著這座城市的國際化建設進程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春節前夕,尼日利亞拉各斯州州長巴巴吉德·桑烏魯開啟了任期內的第二次訪華行程。在到訪中國土木集團工程有限公司洽談合作時,桑烏魯表示,拉各斯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并增加拉各斯基礎設施存量。
在參觀中車大連公司期間,桑烏魯宣布將從中國為拉各斯輕軌項目增購機車車輛。“新的機車車輛將極大緩解拉各斯城市交通壓力,為拉各斯居民出行帶來便利并促進城市發展?!?/p>
尼日利亞與中國在基建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期間,中國和尼日利亞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5年多來,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引領下,尼日利亞萊基深水港、丹格特煉油廠、拉各斯輕軌、拉各斯國際機場航站樓等一批由中國企業承建的標志性工程項目不斷涌現,見證著當地發展與風貌的變遷。
尼日利亞在基建領域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也是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實現互利共贏的縮影。
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開展以來,中國積極對接非洲區域組織和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為準則,陸續建設了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等一大批具有示范性、帶動性的重大工程,極大提高了非洲大陸互聯互通水平,為提高非洲市場要素配置效率,推進工業化、經濟多元化和非洲一體化提供了基礎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成果得到非洲共建國家的贊譽和認可,以及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在當地日益深入民心,中國企業在非承包工程已不再僅限于路橋、港口、場館等大項目,也更多地向城鐵、輕軌、管網、房地產等領域延伸下沉。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中國在非基建和承包工程項目不僅拉近了同非洲各國間政策溝通的距離,提升了設施聯通的水平,凸顯了民心相通的溫度,也為中國企業、中國技術、中國設備“走出去”架起橋梁。這些在廣袤非洲大地上涌現出的一條條“幸福路”、一座座“連心橋”、一片片“發展帶”,充分表明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與非洲各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百花園”,是一條中非共同參與、共同合作、共同受益的康莊大道。
做優服務護航合作
中國基建“硬實力”日益獲得認可的同時,服務保障“軟實力”也在不斷夯實,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2023年,盈科律師事務所先后在南非、坦桑尼亞、埃及、肯尼亞、尼日利亞、剛果(布)等6個國家設立辦公室,派駐中國律師,聘請當地律師并與當地律所開展業務合作。
盈科律師事務所非洲執行主任曹形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非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引領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尤其是在經貿合作領域?!拔覀冞M入非洲將進一步加強針對中資企業的法律服務,為中企出海和在非發展保駕護航。”
在金融服務領域,中國人民銀行先后與南非、摩洛哥、埃及和尼日利亞央行簽署本幣互換協議,促進了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人民幣清算中心相繼落戶南非、贊比亞和毛里求斯,雙方互設的金融機構分支機構日趨增多。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在非洲的參與者數量、業務量、影響力逐步提升,有效促進了貿易投資便利化。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非洲52個國家和非盟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中非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拓展、提質升級,雙方合作成果豐碩,為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增添了一個個生動案例。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春宇認為,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贏得了非洲人民的高度認可。未來中國應積極推動中非合作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對接,以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內生動力,確保中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打造南南合作典范。
來源:國際商報